首页> 中文学位 >舒伯特钢琴作品的现代解读——以《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为例
【6h】

舒伯特钢琴作品的现代解读——以《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的创作背景

1、社会背景

2、成长背景

二、《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的曲式结构分析

1、幻想曲的定义及其特点

(1)复调模仿阶段

(2)主调风格阶段

(3)独立大型的作品

2、《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曲式结构分析

(1)第一乐章

(2)第二乐章

(3)第三乐章

(4)第四乐章

3、与艺术歌曲《流浪者之歌》的联系与区别

4、与奏鸣曲的联系与区别

三、以现代视角挖掘舒伯特作品背后的内心世界

1、热情背后的孤寂

2、抒情背后的忧伤

3、绝望背后的抗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发展,钢琴音乐也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方向。奥地利著名作曲家佛朗茨·舒伯特(FranzSchubert,1797—1828)作为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的音乐作品中明显的带有了两个时代的基本特征,而又超脱于二者的形式。尤其他的钢琴作品,突出的表现了浪漫主义的风格,并对以后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以舒伯特的钢琴曲《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为例,通过对其时代背景,创作风格的梳理,分析舒伯特这一类型钢琴曲的创作特征。以现代的眼光,进一步挖掘这位伟大的作曲家的艺术内涵。并且结合自身的演奏体会,使演奏技巧和对音乐内涵的理解联系在一起,从而能够更深刻的解读舒伯特的钢琴艺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