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体系相关关系研究
【6h】

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体系相关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国外研究概况

1.2.2国内研究概况

1.3研究目标及内容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内容

1.4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章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互动机制分析

2.1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

2.1.1城市空间形态概念界定

2.1.2典型城市空间形态结构

2.1.3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化方式

2.2城市规模和用地形态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2.2.1不同城市规模的道路需求量估计

2.2.2不同用地形态的道路交通特征

2.3道路网布局规模对城市空间形态的作用

2.3.1交通可达性的改变对城市形态演变的影响

2.3.2道路网交通容量对土地开发的制约作用

2.4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形态的互动协调

2.4.1圈层式结构

2.4.2轴向发展结构

2.4.3团状结构

2.4.4组团式结构

第三章沈阳市城市空间发展研究

3.1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布局的历史演变

3.1.1古代沈阳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的总体特征

3.1.2近代沈阳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的总体特征

3.1.3建国后沈阳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的总体特征

3.2城市空间拓展方式的解析

3.2.1城市空间拓展方式回顾

3.2.2沈阳市圈层式空间拓展方式的原因

3.3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与发展模式

3.3.1城市空间拓展模式的转变

3.3.2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的优化策略

3.3.3沈阳市城市空间拓展方向与模式

3.4城市空间结构的选择

3.4.1都市区空间层次划分

3.4.2都市区空间结构

第四章基于城市空间发展的沈阳市道路网体系研究

4.1沈阳市道路网体系发展总体构想

4.1.1总体发展目标

4.1.2战略措施

4.2沈阳市道路网布局研究

4.2.1都市区道路网布局规划

4.2.2主城区道路网布局规划

4.2.3一环以内区域道路网布局规划

4.3道路网功能划分和分级体系研究

4.3.1发达国家和地区典型道路分类方法

4.3.2我国城市道路分类方法

4.3.3基于功能定位的道路网分级体系

4.4道路网规划总规模指标类比分析

4.4.1道路网密度

4.4.2道路网面积率

4.4.3道路网等级结构

4.4.4沈阳市道路网规划总规模指标建议值

4.5快速路系统规划

4.5.1快速路的功能与作用

4.5.2快速路规模与形式

4.5.3沈阳市快速路系统规划方案

4.5.4沈阳市快速路方案评价

4.6跨河通道规划

4.6.1国内外城市跨河(江)通道发展情况

4.6.2沈阳市跨河通道布局规划

4.6.3沈阳市跨河通道建设

第五章沈阳市道路网总体性能评价

5.1基于“时空消耗”概念的路网广义容量计算模型

5.1.1时空消耗法简介

5.1.2计算模型

5.2机动车道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模型

5.2.1高峰小时机动车道路网实际供应模型

5.2.2机动车限制保有量

5.2.3机动车道路网需求规模

5.2.4主要计算参数的确定

5.3沈阳市道路交通供需分析

5.3.1交通需求分析

5.3.2道路设施供应分析

5.3.3基于供需分析的道路远期总体建设水平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6.1成果与结论

6.2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加项目及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对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体系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从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互动机理分析出发,重点研究在城市空间发展大背景下,沈阳市道路网布局、功能分级和总规模指标,并基于供需平衡的理念对道路网总体性能进行评价,以期支撑城市空间的集聚拓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对城市规模和用地形态与道路网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不同城市空间形态结构提出了相应的道路网布局发展模式。 其次,分析了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道路网布局的历史演变过程,据此得出沈阳市城市空间拓展形式为圈层式发展,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解析;通过总结国内外同类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优化策略,提出了沈阳市城市空间发展突破旧有模式的重要手段:即沿区域发展轴定向溢出;从区域协调统筹发展的角度,对沈阳市都市区空间层次进行划分,并确定了沈阳市都市区空间结构。 然后,重点研究沈阳市不同区域的道路网布局形式、发展思路以及改造重点;针对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分类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功能定位的道路网分级体系;充分考虑了城市空间形态、景观、安全的需要,提出了沈阳市道路网规划总规模指标建议值:基于城市空间形态分析,对沈阳市快速路规模、形式以及跨河通道的布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最后,针对沈阳道路交通实际情况,改进了机动车道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模型,基于供需平衡理念评价道路网总体性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