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长三角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
【6h】

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长三角制造业发展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1.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2.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

3.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综述

4.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5.论文框架及创新点

第1章 新型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分析

1.1新型国际分工理论演化

1.1.1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

1.1.2现代的国际分工理论

1.1.3当代的国际分工理论

1.2新型国际分工现状分析

1.2.1新型国际分工的内涵

1.2.2新型国际分工的特点

1.2.3新型国际分工的类型

1.2.4新型国际分工的影响

1.3新型国际分工对长三角制造业的影响分析

1.3.1直接投资的影响

1.3.2国际贸易的影响

1.3.3技术创新的影响

1.4基于国际分工的长三角制造业定位分析

1.4.1长三角制造业嵌入国际分工的历程回顾

1.4.2长三角制造业参与新型国际分工的形式

1.4.3长三角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1.4.4基于国际分工的长三角制造业定位分析

1.5本章小结

第2章 基于FDI的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实证分析

2.1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东道国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2.2长三角制造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统计描述

2.3FDI与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关系的实证检验

2.3.1简单相关分析

2.3.2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

2.3.3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2.4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国际贸易的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实证分析

3.1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回顾

3.2长三角国际贸易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的统计描述

3.3国际贸易与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关系的实证检验

3.3.1简单相关分析

3.3.2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

3.3.3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技术创新的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实证分析

4.1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4.2长三角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统计描述

4.3技术创新与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关系的实证检验

4.3.1简单相关分析

4.3.2协整及因果关系分析

4.3.3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国际分工的长三角制造业效益分析

5.1发展趋势分析

5.2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

5.2.1产值结构分析

5.2.2劳动力投入结构分析

5.2.3产品出口结构分析

5.3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

5.3.1指标选取

5.3.2数据收集与处理

5.3.3结果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国际分工的长三角制造业竞争力分析

6.1基于SS分析法的苏浙沪制造业竞争力比较

6.2.1数学模型的建立

6.2.2数据收集与处理

6.2.3结果分析

6.2长三角制造业国内竞争力分析

6.3长三角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6.3.1指标的选取

6.3.2数据收集与处理

6.3.3结果分析

6.4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国际分工的长三角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研究

7.1产业价值链攀升模型

7.2.1基于FDI的价值链攀升

7.2.2基于国际贸易的价值链攀升

7.2.3基于技术创新的价值链攀升

7.2.4基于国际分工的价值链攀升

7.2基于Panel Data的实证检验

7.2.1变量和数据说明

7.3.2计量方法说明

7.3.3计量结果

7.4基于有偏估计的实证检验

7.4.1岭回归检验

7.4.2主成分回归检验

7.4.2岭回归与主成分回归结果的比较

7.5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新型国际分工的长三角制造业发展思考

8.1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形势分析

8.2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钻石模型分析

8.3长三角制造业发展战略举措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以价值链分工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主要从事附加值较低的一般零部件加工及整件组装等生产装配环节的任务,并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环节上形成竞争优势。虽然从产业结构看,当前长三角制造业已经进入了重化工业化阶段,已经从低加工度产业转向了高加工度产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转向了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占优势,但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仍然低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发生相应转型。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长三角通过大量承接发达国家转移过来的加工组装环节嵌入国际分工体系是根据当时的资源禀赋条件做出的最佳选择,那么,随着FDI流量的快速增长对当地资本存量的显著扩充,出口导向战略对国外市场和资源的充分利用,科教兴省等政策的实施使技术能力的垂直提升,区域分工带来的内部价值链网络铺展范围的有效延伸,以及新型工业化道路对制造业走新型道路的要求和区域竞争的日益加剧,谋求长三角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经济效益的改善、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是必然选择。由于新型国际分工对长三角制造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FDI、国际贸易和技术创新上,而理论分析和基于面板数据、有偏估计的实证检验又证实FDI、对外贸易、技术创新、区域分工等因素是影响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对长三角制造业发展路径的探讨主要从这几个角度展开。 FDI通过资本、技术、产业结构、就业、组织制度等溢出效应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但国家或地区不同,这种溢出效应大小也不一样,有的甚至出现负的溢出效应。针对长三角的统计描述和计量检验证实,FDI对制造业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溢出效应,而且随着该区域对全球范围内转移的国际产业资本承接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FDI落户该区域,并把制造业作为投资的重点领域,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受FDI的影响会更大。因此,要想推动长三角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加快发展速度、改善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和进一步优化结构,就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引资战略。 不同国家(地区)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对外贸易既可能促进经济增长也可能阻碍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力既可能大也可能小。在长三角,一方面是不断扩大的进出口规模,另一方面是持续提高的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这种大致相同的发展趋势初步说明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相关关系。统计描述和计量检验都证实了这种关系。因此,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也是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推动长三角制造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技术创新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早已成为共识,2005年,科技进步对长三角制造业产值的贡献率为46.12%。理论分析、统计描述及实证检验都说明,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是长三角成为我国重要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支撑因素,但当前长三角制造业仍处于投资导向阶段,尚未实现向创新导向阶段的过渡。因此,为了使长三角升级为我国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并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实现长三角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攀升,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进一步增强本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此外,区域分工也能够促进长三角制造业发展,而长三角在制造业产业层次的相似系数仍在0.6以上,部分行业的相似系数高达0.931(如2004年江苏与上海在医药制造业)。说明江苏、浙江与上海在制造业领域进一步合作的空间还非常大。因此,为了提升长三角制造业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应该推动长三角制造业在空间布局上的融合和优化,以形成紧密联系、分工明确、高度专业化的区域一体化产业体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