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卡口车辆数据整合及可疑车分析的研究与实现
【6h】

卡口车辆数据整合及可疑车分析的研究与实现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背景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研究目标和内容

1.4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相关技术介绍

2.1 ORACLE数据库应用技术

2.1.1 ORACLE数据库与实例

2.1.2数据库的结构

2.1.3表空间

2.1.4表

2.1.5表分区

2.2 TLV

2.2.1 TLV概念

2.2.2 TLV编码方式及解析方法

2.3 Windows Socket技术

2.3.1 Winsock常用通信函数

2.4 C++Builder环境下多线程应用技术

2.4.1线程的概念

2.4.2多线程程序设计

2.4.3 C++Builder多线程应用程序编程基础

2.5 B+树

2.6本章小结

第三章卡口车辆数据整合及可疑车分析系统设计

3.1系统总体结构

3.2设计原则

3.3系统软件逻辑架构设计

3.3.1分中心软件系统逻辑架构设计

3.3.2市中心软件系统逻辑架构设计

3.4数据库设计

3.5基于TLV格式的车辆识别信息通信协议设计

3.6系统其他设计

3.6.1图片命名及存储目录规则

3.6.2分中心通讯服务器连接配置

3.6.3分中心共享池数据管理

3.6.4数据处理的优化

3.7本章小结

第四章卡口车辆数据整合及可疑车分析系统的实现

4.1系统实现环境

4.2分中心数据接收模块的实现

4.3分中心数据转发模块的实现

4.4分中心数据备份模块的实现

4.5分中心数据重连模块的实现

4.6分中心数据补传模块的实现

4.7计算(比对)处理模块的实现

4.8图片压缩模块的实现

4.9分中心心跳监控模块的实现

4.10市中心数据接收及套牌车计算

4.11系统实际应用情况

4.12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5.1总结

5.2下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的大量增加,机动车被盗、机动车套牌、违章超速行驶以及利用机动车犯罪的案件逐年上升,为了加强对道路车辆的管理,提高打击利用车辆犯罪的能力,全国范围内正在大力开展道路车辆识别系统(卡口)建设,宁波市的道路车辆识别系统建设一直处在全国前列,先后已建成140多个卡口。由于道路车辆识别系统建设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及标准,国内各厂家对车辆识别信息数据存储的方式、数据项的采集内容、代码均自己定义。数据存储分散,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为发挥系统整体效益,宁波市公安局准备对全市范围内的140多个卡口统一规范采集内容及代码标准,通过数据联网传输、集中存储及管理,实时汇总全市车辆识别信息,形成全市车辆识别信息数据库,解决原先信息分散存储,上传实时性不强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车辆识别信息与被盗抢车辆、可疑车辆的实时比对报警,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线索和证据,发挥卡口系统的综合效益。本文主要介绍了卡口车辆数据整合及可疑车分析的研究与实现。 首先,本文在项目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库技术、TLV编码技术、Winsocket技术、多线程技术、B+树的分析研究与应用,给出了车辆识别系统数据整合及可疑车分析的总体架构。 第二,本文其余部分对项目的设计与实现进行详细的介绍。内容包括车辆信息数据的接收、分发、存储及图片压缩处理、数据比对等技术研究,并以C++Builder语言开发系统原型;同时通过研究心跳测试、数据备份、故障重连、补传等技术实现数据的及时、准确、完整传输;采用数据库分表分区设计及图片的分目录设计解决海量数据存储及优化问题。 最后,对项目进行总结与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