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进口特殊膳食用食品监管模式研究
【6h】

我国进口特殊膳食用食品监管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国内消费者对进口特膳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风险也日显突出。对进口特膳食品实施科学监管是保护消费者健康的需要,但我国目前针对特膳食品的研究较少,各口岸的监管方式不统一,缺乏具体可操作的监管模式,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较多。本研究旨在探讨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进口特膳食品监管模式。
   本研究首先对特膳食品与其他相关概念进行比较,明确了特膳食品概念的内涵。通过分析对比典型国家对类似产品的管理制度,包括法律体系、监管/审查程序、原料管理、保健功能和功效成分、安全毒理学评价和功能实验、产品标识等六个方面,发现其可借鉴之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进口特膳食品的现状,明确了监管的法律依据,总结了目前进口特膳食品的检验监管流程和口岸的三种监管模式,并且对进口特膳食品监管的基础制度进行了探讨,包括出口商/代理商和境外生产企业资质确认、进口商责任、标签审核、终产品安全性、食品召回制度、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体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系统、后续管理等九个方面,并分析其不足之处。
   在上述一系列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参考一些发达国家的具有借鉴意义的进口食品监管制度,如日本的命令检查制度、美国的自动扣留制度、澳大利亚的风险分析和分类管理制度以及欧盟的食品快速预警系统等,提出了我国进口特膳食品监管模式框架的设想,即以源头管理、标准体系建设、风险监测、风险评估、诚信系统建设、召回体系、预警及快速反应、违法行为惩戒体系以及后续管理等作为政府实施监督管理的基础条件,根据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提出进口特膳食品安全性评估指标体系,并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进口特膳食品实施分类管理,最终构建起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分类管理为核心的进口特膳食品监管模式的基本框架。
   本研究将食品安全基础制度的建设与具体的风险评估指标相结合,建立了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分类管理为核心的进口特膳食品监管体系,符合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我国进口食品安全基础制度的完善及进口特膳食品监管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