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历史地段居住建筑规划设计初探
【6h】

城市历史地段居住建筑规划设计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背景与意义

1.1.1 缘起

1.1.2 背景

1.1.3 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研究思路、框架

1.5 相关概念

1.5.1 历史地段与历史街区的概念

1.5.2 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概念

1.5.3 历史地段居住建筑的概念

小结

第二章 居住性历史地段的空间形态演变

2.1 居住性历史地段传统空间形态

2.1.1 中国城市传统居民区的历史沿革

2.1.2 中国城市传统居民区的组织模式

2.1.3 中国城市传统居民区的空间形态特征

2.2 居住性历史地段现代空间形态

2.2.1 居住性历史地段的现状特征

2.3 居住性历史地段发展趋势

2.3.1 还原模式

2.3.2 开发模式

2.3.3 存表去里模式

2.3.4 创新居住模式

小结

第三章 居住性历史地段的更新策略

3.1 居住性历史地段保护更新规划原则与策略

3.1.1 规划更新原则

3.1.2 规划更新策略

3.2 居住性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模式

3.2.1 复原梳理模式

3.2.2 插入缝合模式

3.2.3 有机再生模式

3.3 居住性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思考

3.3.1 保护与更新

3.3.2 整体性与多样性

3.3.3 居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小结

第四章 居住性历史地段居住建筑设计探索

4.1 原真型

4.1.1 概念理解

4.1.2 案例分析

4.1.3 适用范围

4.2 风貌型

4.2.1 概念理解

4.2.2 案例分析

4.2.3 适用范围

4.3 创新型

4.3.1 基于居住方式发展的创新

4.3.2 基于传统空间原型的创新

4.3.3 基于差异对比的创新

小结

结论

参考书目及文献

图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住宅”自古以来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城市产业构成及其布局的调整,改变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在使城市郊区不断扩张日益繁荣的同时,也使老城区逐渐走向衰败,种种矛盾凸显,而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居住性历史地段的衰退。
   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政府发起“旧城改造计划”以来,不少项目已经完成。初期几乎所有的改造项目--中国所有城市中心的改造项目--从策划、城市设计、实施完成,到管理策略,都采用了极为相似的方式。当然,虽然有成功,但是可以说更多地是失败。但是值得欣慰的是,近期越来越多的有责任感的规划师、建筑师和领导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开始有所行动。于是,大家开始从新思索:如何使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城市一方面保留其历史特征,了另一方面又满足今天经济发展、新的生活方式和异常迅速的技术演变的需要呢?是否存在一种城市形态管理办法可使今天的城市保持其历史特征呢?城市历史中的哪些部分要保护?这种保护的意义何在?
   笔者从建筑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在参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理论和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城市居住性历史地段建筑形态的研究,总结并归纳城市历史地段居住建筑规划设计的方法,且针对旧城保护与更新的课题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提出了本文主要讨论的核心问题。第二章,概括介绍了居住性历史地段的空间形态演变。第三章,总结归纳了居住性历史地段的更新策略。第四章,从建筑学的角度详述了居住性历史地段居住建筑设计的初步探索。
   全文共55000余字,图片127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