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艾思林戏剧艺术思想研究
【6h】

艾思林戏剧艺术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马丁·艾思林是英国当代著名戏剧理论家、评论家、编剧、翻译家和导演,他对“荒诞派戏剧”的命名与阐释、对戏剧符号学的理论研究以及对现当代欧美戏剧的译介和批评,使他成为上世纪杰出的戏剧理论家和戏剧评论家。艾思林以“广域戏剧观”为基本的理论前提,将戏剧抽象为一般性概念范畴,从而把舞台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等不同戏剧艺术形式纳入研究视野,在不同戏剧艺术形式的融通与比较中,揭示舞台剧和其它戏剧艺术形式共享的艺术规律。他的“广域戏剧观”拓展了戏剧理论的研究领域,他的许多理论成果以其鲜明的独创性和前瞻性,为戏剧艺术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艾思林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戏剧理论家,他毕生从事戏剧导演、编剧和评论等戏剧实践活动,他把理论研究根植于深厚的戏剧实践中,这种务实的态度一方面使他的理论对当下戏剧实践具有更现实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他对建立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并不怀有特殊的热情。因此,勾勒艾思林的戏剧艺术思想框架是一个既有意义又艰难的课题。
   本研究试图对艾思林浩繁的戏剧艺术思想进行细致梳理,拣选其富有代表性的思想和理论,按照戏剧艺术理论研究的内在逻辑,组合成一个结构相对完整的、体系闭合的框架系统。
   第一章,概述了艾思林的生平及主要学术著作。
   第二章,归纳了艾思林关于戏剧艺术起源的基本观点:首先,艾思林对戏剧艺术起源的问题持相对灵活的态度;其次,艾思林认为戏剧艺术主要源于“摹仿”和“仪式”。
   第三章,考察了艾思林的戏剧本质论。艾思林认为,戏剧是艺术能在其中再创造出人的情境即人的各种关系的最具体的形式,情境是戏剧的本质,没有情境就没有戏剧,戏剧情境是戏剧之所以是戏剧的主要原因。戏剧情境具有具体性和直接性、假定性和真实性。
   第四章,论述了艾思林的戏剧符号学思想。首先,勾勒出艾思林戏剧符号学的基本思想框架:戏剧符号的性质、戏剧符号的分类、戏剧符号系统的建构、戏剧结构的符号学分析、戏剧的接受;其次,从符号系统的整体结构、符号系统的分类、符号系统的排列以及符号系统的种类等方面比较了艾思林与波兰著名符号学家科赞的戏剧符号学思想。
   第五章,从“背叛”和“回归”的视角探讨了艾思林的荒诞派戏剧理论。荒诞派戏剧以对语言逻辑的废黜、诗意形象的返魅为表征,不仅表达了人对这个分崩离析的世界的感觉,更体现了荒诞派戏剧对逻辑中心主义戏剧传统的“背叛”和渴望“回归”重视感性直观的古老艺术传统的诉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