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石油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h】

石油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2001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一路攀升,急剧震荡,一度曾突破140美元/每桶大关,而后又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同落到40美元/桶以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对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石油价格的大幅波动无论对政府的宏观管理还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带来巨大的挑战,对石油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冈素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综合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重点研究了石油期货和现货价格的波动特征及规律,并对引起石油价格波动的因素和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文中研究了石油期货价格波动特征及其溢出效应。近年来,世界各地石油期货市场发展较快,石油期货交易异常活跃,本文以NYMEX的WTI原油期货和现货价格为对象,对近年来世界各地石油期货市场异常活跃的交易进行分析,建立了VAR(1)-BEKK(1,1)模型,采用BHHH算法对模型方程进行最大似然估计,研究期货、现货各自价格序列的波动特征及两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显示石油期货市场向现货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较强烈。
   其次,研究石油现货价格的波动特征。本文以成品油为研究对象,以纽约、阿姆斯特丹(ARA地区)和新加坡三地的汽油现货价格(FOB)作为美洲、欧洲和亚洲石油市场价格水平代表,研究国际成品油市场价格、收益和总体波动的基本统计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纽约成品油市场波动最为剧烈,风险也较高;阿姆斯特丹市场波动幅度其次,而新加坡市场相对比较平稳;利用TARCH(1,1)模型和E-GARCH(1,1)模型研究三市场的杠杆效应,证明了三市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杠杆效应,但效应强度存在差别,纽约市场较为平稳,阿姆斯特丹和新加坡市场杠杆效应较为明显。通过对三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纽约市场的成品油价波动导致了阿姆斯特丹和新加坡市场的油价波动,同时新加坡市场的波动也对阿姆斯特丹市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接着,从影响石油价格波动的相关因素入手,研究了石油价格波动与相关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对关国原油价格波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E-G两步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ECM),建立了石油价格和相关决定变量的均衡方程,从动态的角度把握石油价格和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研究发现美国原油现货价格与关国原油商业库存(INV)、美元汇率(USD)和美国石油产量(YIE)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的波动传递。
   再有,分析了石油价格波动对相关经济因素的影响,选择的影响因素有经济增长速度、物价水平和国际收支等,对全球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对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和下跌两种不同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VAR模型,以对美国、日本、印度尼西亚和巴西四国有关经济指标为代表进行计量分析,定量研究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不同国家的影响。研究发现,面对石油价格波动,政府采取适当措施,能够解决能源短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确保物价稳定和经济平稳增长。
   另外,在分析了石油价格波动对相关经济要素的影响之后,考虑我国经济开放度逐步提高,石油的进口依存度也越来越大,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影响的经济变量也比较复杂,本文选择了物价水平作为计量分析对象,运用Johansen协整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分别研究石油价格波动对生产者价格水平(PPI)和消费者价格水平(CPI)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际石油价格与我国两种物价指数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只具有石油价格到物价的单向因果关系,且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生产者价格水平影响较显著。在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和石油市场的发展水平,结合总体能源市场状况,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石油价格波动可采取的对策建议。
   由于石油价格波动频率较高、幅度较大,影响因素也十分复杂,对石油价格进行准确预测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本文最后利用ARIMA模型对1997年以来世界市场石油价格进行拟合,建立短期预测模型。利用预测结果,建立应对石油价格短期波动的预警机制,为防范石油价格波动风险提供了应急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