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6h】

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刘少奇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政治家、理论家,他一生笔耕不辍,留下几百万字的著述,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刘少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党员自我修养理论是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刘少奇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做出的独特贡献,对进一步丰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理论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详细分析了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的背景,阐述了其主要内容,特别是党员自我修养理论,并在深刻挖掘理论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进行了合理的评价。
  刘少奇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历史背景下,在特定的社会实践土壤中形成的,其形成既有理论渊源,又有现实条件,还有个人因素。同时,其形成是一个过程,初步形成于大革命时期,发展于抗日战争时期,完善于解放战争时期,建国后逐渐趋向成熟。
  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刘少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队伍建设。
  党员自我修养理论是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刘少奇对党员自我修养理论的必要性、实质、具体内容、途径等方面有详细的论述。这一理论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党员,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四人帮”的诬陷,但瑕不掩瑜,它最终重见天日,继续对党的思想建设发挥着巨大作用。
  刘少奇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针对性等基本特征,处处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性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同时这一理论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对党的思想建设、党的理论建设、党内斗争等方面提出了创新的观点,并且结合对象的特殊性,展开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教育理论的补充、完善和发展,诸如“思想政治工作为经济工作服务”、“思想工作不能离开中心工作”等观点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毛泽东的政治工作“生命线”的科学论断:坚持团结--批评--团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物质利益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对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有益补充。
  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历史贡献是显而易见的。研究刘少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今天和谐社会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迪和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