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双吡啶基(1R,2R)-环己二胺类配体的手性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6h】

基于双吡啶基(1R,2R)-环己二胺类配体的手性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简述手性配合物及制备方法

1.2 手性环己二胺类配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2.1 环己二胺类配体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1.2.2 环己二胺类配体在手性不对称催化的应用

1.2.3 与本文相似配体相关研究小结

1.3 简介圆二色谱(circular dichroism)

1.4 选题依据和意义

第二章 双吡啶基(1R,2R)-环己二胺类配体的合成及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实验仪器

2.1.2 试剂来源

2.2 (1R,2R)-环己二胺类配体的合成及表征

2.2.1 不对称吡啶基pcd合成及表征

2.2.2 对称双吡啶基bpcd合成

2.2.3 (1R,2R)-2-cdpa合成及表征

第三章 pcd合成金属配合物结构及光谱其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配合物的合成

3.3 配合物的晶体学参数及键长、键角数据

3.4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3.5 配合物性质的研究

3.5.1 配合物CD谱的测定

3.5.2 配合物(1)-(11)荧光性质的测定

3.6 结果与讨论

第四章 (1R,2R)-2-cdpa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配合物的合成

4.3 配合物的晶体学参数及键长、键角数据

4.4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4.5 结果与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论文基于单手性的(1R,2R)-环己二胺设计了7个含双吡啶基手性配体,利用单手性配体构筑了14个具有单核、双核、一维、二维或三维结构的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与性质研究。
   本文旨在研究手性金属-氮基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主要研究了配体中吡啶氮原子的位置异构、合成条件以及辅助配体对配合物结构多样性的影响。在结构讨论的基础上,利用红外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圆二色谱仪对配合物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综合国内外该类配体的研究,本文的工作合成了双吡啶基环己二胺类配体与Ag盐、Cd盐、Hg盐等过渡金属配合物,弥补了前人在此方面研究的不足,进一步为研究手性配合物的应用及具有铁电性质的材料提供了实验基础。
   本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简述手性配合物及合成方法,并介绍了环己二胺类配体的应用及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圆二色谱相关知识;第二部分到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配体的合成、结构表征以及14个手性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制备、结构研究和性质讨论;第五部分是结论部分,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