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语言理解中时制信息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
【6h】

语言理解中时制信息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主要内容

1.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时制范畴的语言描写研究

2.1.1 时制范畴的语法地位

2.1.2 时制范畴的概念基础

2.2 时制范畴的认知神经研究

2.2.1 句子理解中时间一致性的加工

2.2.2 语篇理解中时间跳转的加工

2.2.3 时间-空间一致性对时间加工的调节

第三章 汉语句子理解中时间一致性加工的ERP研究

3.1 实验一 时间副词和体标记的时间一致性加工

3.1.1 方法

3.1.2 结果

3.1.3 讨论

3.2 实验二 时间副词的时间一致性加工

3.2.1 方法

3.2.2 结果

3.2.3 讨论

3.3 总讨论

3.3.1 时间副词

3.3.2 体标记

3.3.3 关键后词和旬末词

第四章 汉语句子理解中时间指向加工的ERP研究

4.1 实验三 时间指向的语义理解加工

4.1.1 方法

4.1.2 结果

4.1.3 讨论

4.2 实验四 时间指向的直接判断任务

4.2.1 方法

4.2.2 结果

4.2.3 讨论

4.3 实验五 时间-空间一致性对时间指向判断的影响

4.3.1 方法

4.3.2 结果

4.3.3 讨论

4.4 总讨论

4.4.1 叙事时间

4.4.2 情态时间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发现

5.1.1 汉语时制范畴的表层编码机制

5.1.2 汉语时间范畴的深层概念表征

5.2 方法思考

5.2.1 违反范式与语法化

5.2.2 范畴内比较与概念表征

5.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成果

展开▼

摘要

人类语言具有丰富多样的时间表达方式,并且在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语言标记不仅能够表示事件在时间中的相对处所(如“先”、“后”),还能编码绝对的时间指向(即时制,包括过去、现在、将来)。本研究以汉语作为检验平台,考察句子理解中时制信息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效应,试图探讨语言加工中时制范畴的认知神经基础。为此,理论综述和实验研究围绕时制标记的表层编码机制和时制范畴的深层概念基础展开。
  前人有关时制标记的研究主要涉及印欧语言的形态句法加工,而本研究则关注缺乏语法时制范畴的汉语中时间标记加工的神经机制。在实验一和实验二中,我们在句子可接受性判断任务下操纵了时间名词短语与语义丰富的时间副词(如“将要”、“曾经”)或高度语法化的体标记(“过”)之间的一致性。时间副词和体标记的不一致都引发了中顶部的P600效应,而仅有前者引发了广泛分布的N400效应。此外,在时间不一致的句子中,关键区段后的词语和句末词上都观察到了持续的负波效应。这些结果显示,汉语和印欧语言的时间一致性加工有异有同,汉语的时间参照同时依赖词汇语义和形态句法,而表达相近时间信息的语言标记因其语法化水平不同可呈现不同的ERP反应。
  为揭示时制概念的认知神经基础,我们在汉语句子理解中直接比较了不同绝对时间指向的ERP反应。实验三采用语义一致性判断任务,发现过去和将来状语相对于现在条件都引发了N400效应,并且过去相对于现在和将来条件在关键区段的三个后续词上都引发了负波效应,重复并扩展了以往有关相对时间跳转的研究结果。实验四采用句末时间探测词的直接判断任务,发现将来状语相对于现在和过去条件引发了波幅更大的P2和晚期正波(LPC)以及更小的N400,支持语言学的相关观点,即将来比现在和过去较不“现实”,因而更为复杂。实验五在时间判断任务中将手指反应与时间指向相对应,重复了实验四中观察到的P2和LPC效应,并且发现这些效应受到时间-空间一致性的调节。实验结果说明,指向过去、现在、将来的语言标记可以引发不同的神经生理反应,其模式支持语言加工的象似性和主观性假设;此外,根据句子理解任务要求不同,人们能以不同的方式运用时间语言的认知表征。
  上述ERP结果为时制范畴的编码机制和概念基础提供了初步的证据。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来看,对汉语的考察能够扩展和补充以往对印欧语言的研究,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时间语言的认知神经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