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维视野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框架的重构
【6h】

多维视野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框架的重构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基本概念阐述与界定

1.1.1 绿地、城市绿地

1.1.2 城市绿地系统

1.1.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1.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框架

1.2 研究背景

1.2.1 城市绿地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基础

1.2.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绿化建设管理的纲领和依据

1.2.3 多学科渗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时代和学科发展必然

1.2.4 当前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定位有些滞后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

1.3.1 国外研究与实践

1.3.2 国内研究与实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途径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途径

第二章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演进及编制框架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演进

2.1.1 我国城市绿地建设的发展

2.1.2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容和指标的发展

2.2 当前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框架存在的问题

2.2.1 新形势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涵及理念的拓展

2.2.2 当前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框架存在的问题

2.3 国外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及启示

2.3.1 国外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

2.3.2 国外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的特点

2.3.3 国外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的启示

第三章 生态学视野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

3.1 生态学视野引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

3.1.1 生态学及其研究分支

3.1.2 生态学引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

3.1.3 作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生态学分支

3.2 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2.1 作用于绿地系统规划的城市生态学的理论解读

3.2.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的关系

3.2.3 城市生态学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框架的影响

3.3 景观生态学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3.1 作用于绿地系统规划的景观生态学的理论解读

3.3.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3.3.3 景观生态学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框架的影响

第四章 游憩学视野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

4.1 游憩学理论引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

4.1.1 游憩学及其理论体系

4.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游憩规划的关系

4.2 游憩学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框架的影响

4.2.1 游憩学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目标的影响

4.2.2 游憩学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容的影响

4.2.3 游憩学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的影响

第五章 城市森林学与防灾学视野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1 城市森林学视野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1.1 城市森林学理论解读

5.1.2 城市森林学视野引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意义

5.1.3 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关系

5.1.4 城市森林学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框架的影响

5.2 城市防灾学视野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2.1 城市防灾学理论简述

5.2.2 城市防灾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框架的影响

5.2.3 我国城市防灾避险绿地体系规划的情况

第六章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新编制框架的建构

6.1 新时期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新要求

6.1.1 “城市大园林”目标下的绿地系统规划

6.1.2 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新要求

6.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新目标体系

6.2.1 满足城市优化结构与秩序发展的需要

6.2.2 满足城市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的需要

6.2.3 满足城市游憩与绿色产业发展的需要

6.2.4 满足城市形象特色与文脉保护的需要

6.2.5 满足城市灾前防护与灾后避险的需要

6.2.6 满足城市环境效益与资源节约的需要

6.3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新内容体系

6.3.1 新内容体系整合的原则

6.3.2 新内容体系建构方法

6.3.3 新内容体系的详细构成

6.4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新评价指标体系

6.4.1 构建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6.4.2 构建新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6.4.3 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第七章 基于新内容体系下的武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7.1 武汉城市绿地现状及分析

7.1.1 武汉市概况

7.1.2 武汉市绿地现状

7.1.3 武汉市绿地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优势

7.2 武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构想

7.2.1 武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定位

7.2.2 区域层次绿地系统规划

7.2.3 市域层次绿地系统规划

7.2.4 规划区层次绿地系统规划

7.2.5 建成区层次绿地系统规划

7.2.6 分区(地段)层次绿地系统规划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中容易引发的质疑点

8.4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8.4.1 研究的不足之处

8.4.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情况

展开▼

摘要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的重要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工作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02年,国家建设部制定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规定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定位、主要任务和成果要求。这也是当前指导全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最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当前风景园林学科已经进入大地景观规划阶段,诸多交叉学科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渗透和影响,使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内涵与外延大大拓展。过去以城市规划单一学科为主导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框架暴露出一些问题与不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正面临着全面的“质量”提升。从多学科视野重新审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框架,并从目标体系到内容体系,再到指标体系,重新建构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框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本文正是立足于这一背景,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框架为研究核心,从剖析我国传统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的误区和缺陷入手,借鉴西方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的经验,深层次探析了生态学、游憩学、森林学、防灾学等学科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互动关系,梳理并总结了这些学科作用影响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指标体系等方面的变化与拓展,最后通过整合,试图重新构建一套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科要求的、更为行之有效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框架(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指标体系),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建设以及实践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学术建议和参考。 全文共八章,第一章重点阐述了研究进展,研究意义、内容与途径;第二章剖析了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框架在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缺陷,总结了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以及对我们的启示;第三、四、五章分别梳理了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游憩学、森林学、防灾学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并总结了这些学科思想的引入对城市绿地系统的目标、内容及评价指标的影响,其中生态学作为交叉学科的重点;第六章,通过总结与整合,尝试构建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新的编制框架(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指标体系);第七章以武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为例,进一步阐述了新内容体系中各层次的规划内容;第八章,总结了研究结论、创新点,以及对未来的研究展望。 当前,国内有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理论与方法方面,本文选择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框架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独创性。系统地梳理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游憩学、森林学、防灾学等交叉学科与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以及这些学科的引入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框架的影响,最后整合构建新的编制框架,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