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劳动力供给视角的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6h】

基于劳动力供给视角的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关于加工贸易的研究

1.2.2 关于劳动力供给的研究

1.2.3 文献的简要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我国加工贸易现状及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分析

2.1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2.1.1 加工贸易规模

2.1.2 加工贸易结构

2.2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分析

2.2.1 复杂国际环境

2.2.2 比较优势减弱

2.2.3 技术不先进

2.2.4 境外加工贸易尚处于初级阶段

第三章 我国劳动力供给现状及发展趋势

3.1 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历史发展

3.1.1 劳动力供给总量

3.1.2 劳动力供给质量

3.2 当前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

3.2.1 劳动力供求总量关系

3.2.2 劳动力供求结构关系

3.3 我国劳动力供给发展趋势

3.3.1 劳动力供给总量变化趋势

3.3.2 劳动力供给质量变化趋势

第四章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劳动力供给协整分析

4.1 变量选取和数据

4.2 实证分析

4.3 结果分析

第五章 案例分析:富士康科技集团

5.1 富士康科技集团发展概况

5.2 富士康转型升级路径

5.2.1 路径一: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发展

5.2.2 路径二: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拓展

5.2.3 路径三:向外转移

5.3 案例启示

第六章 劳动力供给视角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策略取向

6.1 政府层面的建议

6.1.1 完善生育和户籍制度,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

6.1.2 重视教育,加强技术创新

6.1.3 继续加大产业转移

6.2 企业层面的选择

6.2.1 重视员工技能培训

6.2.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2013年我国迎来向贸易强国迈进的新起点,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从贸易方式来看,加工贸易历年在我国货物贸易中占有较大份额,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和增加外汇收入的重要力量,并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增加了就业人员的收入。本文首先从贸易规模和结构特征两方而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但是在而对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时,我国加工贸易已不足以占据我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由于早期集中在劳动密集产业,增值率低,加工贸易被冠以“低端产业”称号,缺乏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加工贸易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谈及加工贸易,离不开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我国人口众多,具备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比较优势是我国加工贸易得以快速发展的有利因素。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大部分仍是劳动密集加工环节,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较低。受生育政策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就业人员受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的不断上升也提高了劳动力素质,加工贸易面临新的劳动力供给时代。本文选取1989-2012年数据,对就业人员与加工贸易增值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供给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富士康科技集团在面对当前劳动力供给形势时,如何逐步进行转型升级,对其他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一定参考。再次,本文结合我国劳动力供给发展趋势,得出我国政府和企业应采取的策略,以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政府和企业面对日趋减少的劳动年龄人口,今后需将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作为重大发展课题,要完善生育和户籍政策,加强教育和培训,实现技术创新。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开展加工贸易,并继续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