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城公园绿带景观特色研究——以合肥市环城公园为例
【6h】

环城公园绿带景观特色研究——以合肥市环城公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景观特色研究现状

1.1.2 合肥环城公园研究现状

1.2 国内外环城绿带概述发展

1.2.1 国外城市公园系统发展

1.2.2 国外环城绿带的发展

1.2.3 国内环城公园的发展

1.2.4 小结

1.3 课题提出的背景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合肥市自然条件与环城公园发展演变探析

2.1 合肥市的自然条件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2.1.2 土壤条件及地质构造

2.1.3 气候、植被以及水系

2.2 “城”的发展演变探析

2.2.1 小团城阶段

2.2.2 三翼风扇阶段

2.2.3 大团城阶段

2.3 “环”的发展演变探析

2.3.1 “环”的演替发展阶段

2.3.2 “环”的点状发展阶段

2.3.3 “环”的带状发展阶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合肥环城公园现状分析

3.1 合肥环城公园整体现状分析

3.1.1 整体交通现状

3.1.2 周边用地现状

3.1.3 水体系统现状

3.1.4 植物资源现状

3.1.5 景观建筑现状

3.2 合肥环城公园各景区现状分析

3.2.1 环东景区

3.2.2 逍遥津公园

3.2.3 西山景区

3.2.4 包河景区

3.2.5 银河景区

3.2.6 环西景区

3.2.7 杏花公园

3.2.8 环北景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合肥环城公园的形成机制特色

4.1 合肥环城公园的形成机制

4.1.1 水系因素对城址的限定

4.1.2 经济及规划因素推动环城公园的生成

4.1.3 城池遗址为环城公园提供创作依据

4.2 合肥环城公园的综合效益特色

4.2.1 环城公园对城市规划布局的影响

4.2.2 环城公园对城市景观效果的美化

4.2.3 环城公园对域市游憩空间的拓展

4.2.4 环城公园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提升

4.2.5 环城公园对城市记忆的凝固沉淀

4.3 合肥环城公园的空间布局与组织特色

4.3.1 环城公园的整体空间布局与组织特色

4.3.2 环城公园各景区的景观空间布局特色

4.3.3 环城公园各景区的景观空间组织特色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合肥环城公园造园艺术特色

5.1 对城墙、水系的重塑特色

5.1.1 地形空间的重塑特色

5.1.2 水域空间的重塑特色

5.2 传统建筑艺术的传承特色

5.2.1 传统建筑形式的传承特色

5.2.2 现代建筑形式的传统特色

5.2.3 建筑景观的传统布局特色

5.3 精雕细琢的景观细部特色

5.3.1 融入环境的园路特色

5.3.2 随行借势的山石特色

5.3.3 精心布置的植物特色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特色总结

6.2 不足及建议

6.3 相关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作为我国城市环城公园建设的先驱,合肥环城公园以“翡翠项链”而为人们所熟知,是优秀的城市绿带规划设计案例。论文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综合分析,厘清了合肥环城公园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分析了环城公园的形成机制、综合效益、空间布局与组织以及造园艺术等特色,对我国其他城市的环城绿带建设以及地区造园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意义,并总结出结论:
  一、形成机制多元,综合影响深远
  受多元机制影响,依托于合肥古代城池演化出的独特景观格局,长时间、大面积、长距离的与城市相连,使环城公园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景观美化、游憩空间拓展、生态环境提升、城市记忆保存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环形绿带相拥,布局组织独特
  环城林带、环城路贯穿公园全境,连接各大景区,使用完全开敞式的布局,呈现真正意义上的完整闭合环形绿带景观序列;各景区依托这样的景观框架,进行以山水意境空间为主的布局,围绕历史人文要素展开空间组织。
  三、造景因地制宜,体现城池地形
  得益于合肥独特的丘陵地形以及古城池形成的自然地形地貌,环城公园水系丰富,丘壑起伏;造景充分考虑自然和周围的城市环境特点,因地制宜的对建筑、园路、山石、植物等要素进行营造,体现合肥城市中的丘陵特色景观。
  四、景观动静结合,注重细节营造
  环城公园通过环城路串联各景点,沿环城路可欣赏各景区风格不同的大面积、长距离的植物季相效果、大面积的水景、不同时空的光影效果等连续画面,以动观为主;进入各景区景点,通过精心布置的园路,可仔细观赏精雕细琢的建筑、植物、山石、铺装等,体验富于变化的景观空间,以静观为主;动观与静观的结合使公园景观层次更为丰富。
  五、保护古迹遗址,传承建筑艺术
  根据古迹历史人文内涵,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古建,按照古代营造法式制度建设仿古建筑,按照传统造园手法新建园林景观,借鉴传统建筑的布局方式来组织景观空间;通过建设园林景观来保护古迹遗址,通过古迹遗址来丰富园林景观的人文内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