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氮磷污染特征研究
【6h】

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氮磷污染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1.1 水质净化技术研究

1.1.2 氮磷污染负荷估算研究

1.1.3 主要存在问题

1.2 太湖流域对循环水养殖方法的推广应用

1.2.1 专项规划

1.2.2 指导规范

1.2.3 实施情况

1.3 研究内容与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案

1.3.3 关键技术的解决途径

第二章 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调查

2.1 太湖流域典型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调研

2.2 典型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基本情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典型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氮磷污染特征研究

3.1 研究内容与分析方法

3.2 水质指标评价

3.2.1 单一项目分析

3.2.2 整体分析

3.3 关键水质指标动态变化

3.3.1 单一项目分析

3.3.2 整体分析

3.4 氮磷污染负荷估算

3.4.1 单一项目分析

3.4.2 整体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技术与管理措施的建议

4.1 技术措施的建议

4.2 管理措施的建议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循环水池塘养殖是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生态池塘养殖模式。为探究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的氮磷污染特征,对六个典型循环水池塘养殖工程进行了为期九个月的跟踪式调查研究。调查内容包括系统主要功能区构成及规模、养殖生物种类及密度,投养模式、饵料种类组成及投喂频率、养殖周期和现场水质情况等。在摸清典型循环水池塘养殖情况的基础上,从水质指标评价、关键水质指标动态变化和氮磷污染负荷估算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1)部分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未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系统内水净化单元的水质差于养殖池塘的水质。主要存在问题包括系统水循环次数不够、水净化单元维护管理不善、水净化单元与外界水系相通等。(2)虾蟹养殖池塘水质情况较好,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均达到《太湖流域池塘水排放标准DB32/T1705-2001》的一级排放标准(NH3-N≤1.5mg/L,TN≤2.0mg/L,TP≤0.3mg/L)。鱼类养殖池塘水质较差,总氮平均浓度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劣Ⅴ类标准(TN>2.0mg/L),未达到《太湖流域池塘水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TN≤2.0mg/L)。虾蟹养殖池塘的水质明显优于鱼类养殖池塘的水质。(3)养殖池塘水体中氮污染程度明显高于磷污染程度,氮污染物浓度是制约养殖池塘水质优化的显著因素。(4)鱼类养殖的氮磷污染负荷高于虾蟹养殖的氮磷污染负荷,鱼类养殖更适合作为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的推广对象。
  考虑目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和相关工程项目的经验教训,最后分别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技术措施包括合理搭配养殖面积与净化面积、科学利用地理条件构建系统、正确选择人工湿地类型、增加水质净化处理技术和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管理措施包括保证换水率、加强曝气、确保水净化单元的维护管理、合理搭配养殖物种及密度、改善饲料组成与投喂方式等;为以后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的项目实施和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