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多肽(P1c)修饰的脂质体制备及整合素ανβ3靶向性研究
【6h】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多肽(P1c)修饰的脂质体制备及整合素ανβ3靶向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

前言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1.脂质体概述

2.脂质体分类

3.脂质体的制各方法

4 脂质体的应用

5 展望

第一部分 P1c修饰的盐酸阿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表征

1.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P1c修饰的盐酸阿霉素脂质体体外靶向性及细胞毒性研究

1 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三部分 P1c修饰的盐酸阿霉素脂质体体内抗肿瘤疗效及初步安全性评价

1 材料

2.方法

3.结果

4 讨论

5.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整合素αvβ3在血管生成相关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被视为血管生成的一个特征性标记物。本研究制备了整合素αvβ3亲和肽P1c(本实验室发现并制备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多肽,命名为P1c)修饰、PEG化的盐酸阿霉素长循环脂质体,以期通过靶向肿瘤细胞和肿瘤新生血管中过度表达的整合素αvβ3受体,增加药物向肿瘤部位的转运,达到特异性地治疗肿瘤的目的,从而为血管生成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新方案。
  研究方法:1、采用薄膜分散法和硫酸铵梯度法制备P1c修饰的盐酸阿霉素长循环脂质体,并对其粒径、外观形态、包封率、偶联率及体外释放度等理化表征进行考察。2、选用高表达整合素αvβ3的人脑胶质瘤U87MG细胞及低表达整合素αvβ3的人乳腺癌MCF-7细胞作为体外考察的细胞模型,研究该载体的体外靶向性及抗肿瘤活性。通过流式细胞实验和激光共聚焦实验研究U87MG细胞及MCF-7细胞细胞对P1c靶向及非靶向盐酸阿霉素脂质体的摄取,通过CCK-8法检测脂质体的细胞毒性。3、建立裸鼠U87MG脑胶质瘤模型,考察P1c靶向盐酸阿霉素长循环脂质体的体内抗肿瘤效果,盐酸阿霉素、非靶向盐酸阿霉素脂质体和生理盐水作为实验对照,以肿瘤体积作为主要考察指标,并对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等病理学检查,比较各组制剂的抗肿瘤效果。
  研究结果:1、P1c修饰的盐酸阿霉素脂质体和非靶向脂质体平均粒径分别为131.2 nm和128.4nm,Zeta电位分别为-19.7±2.8 mV和-33.1±1.6 mV。透射电镜观察脂质体形态圆整且分散均匀,包封率均在95%以上,P1c偶联率为66.8±1.6%,体外释放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脂质体在37℃磷酸盐缓冲液(pH7.4)中有明显的缓释效果。2、流式细胞实验发现,将脂质体与细胞共同孵育1小时后,在U87MG细胞中,P1c修饰的盐酸阿霉素长循环脂质体组的平均荧光强度高于非靶向脂质体组及αvβ3单克隆抗体阻断组(P<0.05),在MCF-7细胞各脂质体组的荧光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激光共聚焦实验与流式细胞分析结果一致。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在U87MG细胞,P1c修饰的盐酸阿霉素长循环脂质体组的细胞毒性高于非靶向脂质体组,在MCF-7细胞各脂质体组细胞毒性无明显差异。在两种肿瘤细胞,游离盐酸阿霉素的细胞结合能力和细胞毒性均明显高于各脂质体组。3、U87MG肿瘤模型鼠体内药效学结果显示,P1c修饰的盐酸阿霉素脂质体组、非靶向盐酸阿霉素脂质体组和盐酸阿霉素溶液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8.08%、31.03%和22.9%,肿瘤组织的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P1c修饰的盐酸阿霉素脂质体组整合素αvβ3和CD31表达量最低,表明P1c修饰的盐酸阿霉素脂质体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研究结论:以P1c多肽修饰的长循环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能够通过靶向肿瘤细胞和肿瘤新生血管中过度表达的整合素αvβ3受体,提高药物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主动靶向药物传递系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