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中国城市经济收敛性研究
【6h】

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中国城市经济收敛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之处

1.4 小结

第2章 理论机制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2.1.2 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

2.1.3 俱乐部收敛

2.2 传统经济收敛研究

2.2.1 传统经济收敛的理论机制

2.2.2 传统经济收敛的实证检验

2.2.3 文献述评

2.3 空间经济收敛研究

2.3.1 空间经济收敛的理论机制

2.3.2 空间经济收敛的实证检验

2.3.3 文献述评

2.4 小结

第3章 中国城市经济的收敛分布与空间相关性分析

3.1 人均GDP的收敛分布与空间相关性

3.1.1 方法介绍

3.1.2 城市人均GDP的收敛分布

3.1.3 城市人均GDP的空间相关性

3.2 城市夜间灯光的收敛分布与空间相关性

3.2.1 夜间灯光数据的提取与校正

3.2.2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收敛分布

3.2.3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空间相关性

3.3 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分布与空间相关性

3.3.1 方法介绍与核算模型

3.3.2 数据处理与测算结果

3.3.3 城市生产率的收敛分布

3.3.4 城市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

3.4 小结

第4章 中国城市经济规模的空间收敛性分析

4.1.1 收敛函数介绍

4.1.2 空间因素引入

4.1.3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4.2 实证结果分析

4.2.1 基于人均GDP的空间收敛性分析

4.2.2 基于城市夜间灯光数据的检验

4.2.3 影响城市经济规模空间收敛的因素分析

4.3 稳健性检验

4.3.1 基于不同的空间计量模型

4.3.2 基于不同的衡量指标

4.4 小结

第5章 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收敛性分析

5.1.1 模型构建

5.1.2 变量选取

5.2 实证结果分析

5.2.1 基于城市生产率的空间收敛性分析

5.2.2 基于生产率分解指标的空间收敛性分析

5.2.3 影响城市生产率空间收敛的因素分析

5.3 稳健性检验

5.3.1 基于不同折旧率的检验

5.3.2 基于不同空间计量模型的检验

5.4 小结

第6章 中国城市经济规模的空间俱乐部收敛性分析

6.1.1 模型构建

6.1.2 数据来源

6.2 实证分析

6.2.1 基于人均GDP的空间俱乐部收敛

6.2.2 基于城市夜间灯光的空间俱乐部收敛

6.2.3 不同空间俱乐部经济规模收敛趋势的对比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中国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俱乐部收敛性分析

7.1.1 模型构建

7.1.2 数据来源

7.2 实证分析

7.2.1 基于生产率的空间俱乐部收敛

7.2.2 基于生产率分解指标的空间俱乐部收敛

7.2.3 不同空间俱乐部生产率收敛趋势的对比分析

7.3 小结

第8章 全文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全文结论

8.2 政策建议

8.2.1 推动城市协同发展的可行路径

8.2.2 推动城市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8.3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自从Solow和Swan提出新古典增长模型以来,有关经济收敛(趋同)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一直作为学者关注的焦点,并试图在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中寻找落后国家(地区)追赶发达国家(地区)的证据。然而,新古典理论并不能够解释落后地区依旧贫困的个别情况,而正是能够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的内生增长理论解释了贫富地区的“路径依赖”。内生增长理论并非排斥经济收敛的可能性,例如,基于技术转让的熊彼特(Schumpeter)拓展模型和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纳尔逊-菲尔普斯(Nelson and Phelps)方法便为落后地区的后发赶超提供理论依据。然而,传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并未考虑区域的空间属性。一旦认识到区域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系统,那么忽略地区间的空间依赖将导致结论的偏误。直到Krugman将垄断竞争模型引入分析框架,经济理论中的空间概念才得以体现。那么,空间单元之间是否会收敛呢?迄今为止,尽管存在丰富的样本检验,但并未得到确定的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生产要素的“松绑”促使东部地区聚集了大量的优势资源,东高西低的经济格局逐步形成。随着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从“兼顾公平”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转变,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得到一定程度地缓解,该结论也在大量的实证研究中得到印证。通过对我国经济收敛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大部分研究或者忽略了区域间的空间相关性,或者从省级行政单位展开讨论。然而,自2002年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且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间的空间依赖性不断增强。因此,有必要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从城市层面研究经济收敛的问题。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基于多形式的空间计量方法和多维度的经济指标对我国城市经济的收敛性展开研究,并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的拓展。首先,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是空间计量分析的关键,本文根据城市间不同的作用机理构建三种空间权重矩阵进行对比分析,并根据不同空间计量模型的运行机制对实证结果进行解释。其次,对城市生产率及分解指标进行空间收敛性分析。生产率在解释经济收敛问题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重新估算城市折旧率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生产率及其分解指标进行测算,进而对生产率的收敛性展开研究,并对比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收敛轨迹。再次,采用校正后的城市夜间灯光数据对收敛结果进行检验。尽管GDP一直作为衡量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但不可否认其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为更加客观地度量城市经济规模,本文采用校正后的全球夜间灯光数据进行替代,并对城市夜间灯光的收敛性展开研究。
  就具体的研究结论而言,本文首先对我国城市经济的收敛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在未考虑空间相关性的情况下,在2002年至2014年城市间的人均GDP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趋势均不明显,即使对东中西三个地区进行俱乐部收敛的检验,其内部的收敛幅度仍然有限,表明城市间的经济差异并未得到有效缓解。然而,在采用城市夜间灯光数据分析时可以直观地发现,城市间的灯光亮度在2013年明显趋同,在邻近城市之间的表现尤为明显。校正灯光数据的σ收敛结果进一步佐证了视觉的判断。另外,本文通过Moran'sⅠ指数和LISA集聚图对不同指标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表明城市间不仅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增强的趋势。因此,本文进一步基于空间溢出效应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研究。首先,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城市人均GDP的收敛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考虑空间相关性后,在全域范围内分别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收敛趋势较弱。其中,经济距离权重矩阵对应的收敛速度最大表明具有经济联系的城市更易于趋同。与人均GDP的结果不同,城市夜间灯光数据所对应的收敛趋势明显增强,而且收敛现象更多体现在相邻城市之间。两种衡量经济规模的指标所存在的结论偏差与其数据来源存在必然关联,由于校正后的城市夜间灯光可以从更加客观的视角反映其经济规模,因此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作为对GDP真实性的检验。该结论也说明城市间经济水平的真实差异可能并没有经济统计指标所反映的大。因此,以单一指标分析我国经济的收敛问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和土地规模的迅速扩张,城市之间(特别是相邻城市间)的行政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同城化发展的趋势不断增强。为研究城市规模扩张对经济收敛的影响,本文在空间Solow模型的框架下构建了城市扩张对经济收敛的影响机制,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后发现,由于城市间存在对人力资源的竞争,因此邻近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加并不利于城市自身的经济增长。相反,由于城市土地规模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城市间的边界效应,从而有利于经济的收敛。全要素生产率较大程度地决定了经济的走势,本文在进一步对生产率的收敛性进行分析后发现,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的作用下生产率在全域范围内的收敛趋势较弱,该结论与人均GDP的收敛趋势相似。然而,在引入控制变量后,城市生产率表现出显著的收敛倾向,而且在进行影响因素时发现不同城市的要素集聚能力是导致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人力资本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结论进一步表明,生产率并未带来人均GDP的收敛,却与城市夜间灯光的收敛趋势比较接近。对于生产率分解指标而言,我国城市规模不均衡的空间分布导致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存在不同程度的发散,同时也说明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成为未来缩小城市生产率差异的潜在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经济在全域范围内的收敛概率明显小于具有相似结构特征的局部地区。为研究城市经济的空间俱乐部收敛特征,本文以分布在不同区位且发展相对成熟的五大国家级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对于人均GDP的空间俱乐部收敛而言,由于珠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并不存在收敛的趋势;而在其它四大城市群中,成渝城市群内部的差异最小。采用夜间灯光数据进行检验的结果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而仅体现在收敛趋势的增强。第二,在对生产率的空间俱乐部收敛性进行研究后发现,由于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的生产率差异悬殊且空间分布不均衡,因此不存在生产率的收敛。在其它四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城市群的生产率收敛趋势最强。第三,进一步对生产率分解指标的收敛性分析后发现,市场化水平较高的珠三角城市群具有最显著的技术进步率收敛,而京津冀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表现为规模效率的收敛。由于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在生产率分解指标的收敛方面表现并不明显。另外,本文还发现五大城市群内部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竞争或错配现象,而且城市体系结构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打破行政边界,加强产业互补融合,优化城市体系结构,构建城市价值链条等一系列推动城市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