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京市大规模保障房社区商业空间规划研究
【6h】

南京市大规模保障房社区商业空间规划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城市商业空间规划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商业空间规划研究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 2 技术路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社区商业空间及保障房相关概念

2.1.1 社区商业空间相关概念

2.1.2 保障房相关概念

2.2 商业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行为-空间互动理论

2.2.2 消费者行为空间理论

2.2.3 马尔科夫转移理论

2.2.4 HUFF概率模型

2.3 商业空间要素

2.3.1 商业规模

2.3.2 商业业态

2.3.3 商业布局

第3章 大规模保障房社区商业空间规划实证调查

3.1 实证案例概况

3.1.1 案例选择

3.1.2 项目概况

3.2 实证案例商业设施现状

3.2.1 调研计划

3.2.2 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

3.2.3 商业空间规划现状调查

3.2.4 社区居住人群行为调查

3.2.5 综合访谈内容归纳

3.2.6 保障房商业调查后的差异性特点总结

第4章 商业空间规划实证分析与研究

4.1 商业规模分析与研究

4.1.1 基于HUFF模型的项目进入人口测算

4.1.2 基于租金回报的项目商业体量测算

4.1.3 基于产品实现角度的商业极限值检核

4.1.4 丁家庄二期商业极限规模测算结果

4.1.5 多片区测算后的商业规模通配系数

4.2 商业业态分析与研究

4.2.1 现状分析

4.2.2 业态选择原则与方法论

4.2.3 业态选择方法演示——以花岗片区为例

4.2.4 消费需求下的保障房业态特质

4.3 商业规划布局研究

4.3.1 保障房商业片区的布局原则

4.3.2 商业规划布局中的方法论

4.3.3 业态布局成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规模保障房社区商业空间规划设计导则

5.1 设计总则

5.2 集中商业规划设计导则

5.2.1 规划规模

5.2.2 规划业态及布局

5.2.3 规划产品设计要点

5.3 社区底商规划设计导则

5.3.1 规划布局

5.3.2 规划布局原则

5.3.3 规划产品设计要点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观点回顾及总结

6.2 研究的创新性与存在的困难

6.2.1 研究的创新性

6.2.2 存在的问题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些年,随着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房价也快速上涨,不少中低收入群体面临居住的困境,在此背景下,国家建立了保障性住房制度以解决此类居民的住房问题,而各级地方政府也相应号召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随着开发建设的深入及居民的陆续入驻,保障性住房的商业配套问题逐步暴露,商业布局不合理、业态难以满足需要、商业规模不足或局部商业规模过大等等。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本文从当前保障性社区商业配套存在的问题入手,以南京市四大片区保障房的商业配套现状为例,认真调查收集商业布局、人口、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大规模保障房商业空间规划上的三个关键要素:规模、业态和布局,提出了相关规划指导原则建议:在规模上,从南京市四大片区的调查及实证分析提出了建议的人均商业面积标准,并对集中商业与社区底商的优化比例提供了建议;在业态上,保障房社区人群更加关注基础的商业业态需要,比例要高于城市一般的配置水平;在布局上,以丁家庄二期为例运用马尔科夫转移理论对商业价值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不同物业形态的布置位置方法、不同产品的物业和社区等级对应性需求建议标准。最后,本文提出了大规模保障房社区商业空间规划设计导则要点。
  目前,国内在大规模保障房社区的商业配套规划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空白,希望本文的研究一方面为今后南京乃至其它地区的保障房社区的商业配套空间规划提供参考借鉴,另外一方面在促进改善今后开发的大规模保障房社区中的居住群体的生活配套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