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干预方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IVF/ICSI结局影响的队列研究
【6h】

不同干预方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IVF/ICSI结局影响的队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干预方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简称内异症)相关不孕症患者IVF/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索能有效提高内异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或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妊娠结局的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生殖中心进行IVF/ICSI治疗的488例内异症患者,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不同的干预方式作为暴露因素,将内异症患者分为未治疗组(A组)、单纯GnRH-a治疗组(B组)、单纯手术治疗组(C组)、手术+GnRH-a治疗组(D组),以患者妊娠或者纳入新的干预方式或终止IVF/ICSI治疗作为观察终点,对不同干预方式下患者IVF/ICSI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并且分别将单纯GnRH-a治疗组、单纯手术治疗组、手术+GnRH-a治疗组按照病情控制满意程度进行分层,比较在不同控制满意程度下,患者IVF/ICSI结局的差异。 结果:1.四组人均取卵周期数分别是2.49,2.74,1.23,1.50,人均移植周期数分别是4.77,5.47,2.55,2.10。A组和B组的人均取卵周期数和移植周期数高于C组和D组。2.临床妊娠率:A组、B组、C组、D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7.2%,22.8%,31.9%,4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组间两两比较,B组、C组、D组的临床妊娠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D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B组(P<0.01),D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流产率:A组、B组、C组、D组的流产率分别为45.2%,38.0%,24.3%,22.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两两比较,C组及D组的流产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差异。4.活产率:A组,B组,C组,D组的活产率分别是9.2%,13.0%,23.5%,27.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C组及D组的活产率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累积活产率:A组,B组,C组,D组的累积活产率分别是44.1%,71.1%,73.7%,85.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两两比较,B组、C组和D组的累积活产率均高于未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累积活产率较B组和C组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病情控制满意程度对内异症的影响,B组内,满意组与不满意组之间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累积活产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内,满意组较不满意组的临床妊娠率、累积活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率、活产率满意组与不满意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内,满意组的临床妊娠率、累积活产率较不满意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率和活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内异症相关不孕症患者在进行IVF/ICSI治疗前,应该进行治疗,以改善IVF/ICSI结局。 2.GnRH-a治疗及手术治疗可以改善内异症患者IVF/ICSI的妊娠结局,尤其是手术联合GnRH-a治疗,内异症患者IVF/ICSI的结局会明显改善。 3.病情控制满意的情况下,内异症患者的IVF/ICSI结局明显改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