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iC颗粒表面金属化工艺及其对铜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6h】

SiC颗粒表面金属化工艺及其对铜基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SiC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改善了铜合金的强度、摩擦磨损性能以及高温抗蠕变性能,满足在高强度、高硬度坏境中的应用需要,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课题主要围绕以SiC颗粒作为增强相,粉末冶金法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加工过程,主要探究SiC颗粒表面金属化工艺、基体粉的机械球磨制备工艺,以及放电等离子体烧结(SPS)工艺等。讨论了SiC颗粒表面化学镀镍和铜的工艺及微观组织、机械球磨铜粉的微观形貌与球磨工艺的关系、以及粉体及烧结工艺对SPS制备块体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相组织、硬度等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SPS烧结制备SiC颗粒表面金属化处理前后对铜基复合材料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可通过化学镀的方法使SiC颗粒表面金属化,当化学镀液中[Ni2+]浓度为0.25mol/L、[NH4+]浓度为0.6mol/L、[Ni2+]/[H2PO2-]浓度之比为0.4、柠檬酸浓度为0.1mol/L、乳酸为1mL/L、硫脲为1mg/L以及pH为10,温度为45℃时,SiC颗粒化学镀Ni效果最优,活化敏化过程有助于Ni的包覆;当化学镀液的组成为:甲醛为15mL/L、CuSO4·5H2O为20g/L、一水合柠檬酸钠为44g/L、硫脲为1mg/L,以及pH为12.5,温度为65℃时,SiC颗粒化学镀Cu效果最优,镀前需使用Ag离子进行活化处理。其中镀液中SiC颗粒加入量为20g/L。 采用机械球磨铜粉时发现,铜粉随球磨时间的推进在不同球料比下微观形貌变化较为一致,并且机械球磨会导致铜粉SPS烧结体的致密度下降以及晶粒尺寸减小。在一定的烧结温度范围内,SPS的烧结温度越高,粉体的扩散迁移速率提高,烧结体的致密度越高,但由于球磨带来的应力减少,维氏硬度在不断减少;烧结压力的提高,有利于烧结体中的气孔封闭或排出,从而有利于试样的致密化;延长烧结时间烧结体的致密度提高,但过长的烧结时间导致烧结样过烧。当机械球磨铜粉的SPS工艺参数设定为:烧结温度:850℃;烧结压力:60MPa;烧结时间:15min时,制备出块状烧结体致密度最高。 同时发现,向球磨前后两种铜粉中分别加入体积分数为10%的不同SiC颗粒(SiC、镀镍SiC、镀铜SiC)发现,表面金属化处理的SiC颗粒大大改善了与铜基材料的界面结合,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致密度、硬度、拉伸强度等。不同的表面金属化处理的SiC颗粒对铜基体强化程度不同,对于致密度和硬度,SiC颗粒表面镀铜原子在烧结过程中充分扩散,故镀铜SiC的强化效果更好;对于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镍原子固溶强化,镀镍SiC抗拉效果更好。实验中还发现,粉体经过机械球磨对SPS烧结体的致密度、硬度、拉伸强度均产生了不利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