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双官能团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6h】

双官能团有机小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展简史

1.3 有机电致发光基本原理

1.4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特点及结构

1.5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1.6 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第二章 均三嗪类多枝化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质研究

2.1 引言

2.2 仪器和试剂:

2.3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4 中间体的制备与表征

2.5 目标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2.6 单晶结构

2.7 光谱性质

2.8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分析

2.9 化合物P1和P2的结构和电子吸收光谱的理论研究

第三章 D-π-A结构的OPV类化合物的合成与光电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仪器和试剂

3.3 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3.4 中间体的制备与表征

3.5 目标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

3.6 单晶结构

3.7 光谱性质

3.8 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分析

3.9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及性能研究

3.10 化合物的结构和电子吸收光谱的理论研究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展开▼

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具有低电压直流驱动、自发光、高亮度、宽视角、高分辨率、快响应、易于实现全彩色等突出优点,已逐渐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新型平板显示器,被誉为―21世纪平板显示技术‖。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技术上的突飞猛进使得 OLED成为当今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设计、合成一系列的新型发光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分子设计和材料设计的思想出发,合成了以三嗪基团作为吸电子单元,三苯胺基团作为给电子单元的七种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对化合物P2和P6培养了单晶,解析其单晶结构,前者为单斜晶系,后者为三斜晶系。测定了它们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表明:七种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基本相似,荧光发射光谱却有较大变化,分布在508nm~605nm之间。并以硫酸奎宁为标准测定了它们的荧光量子产率。用循环伏安法测试了这几种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计算得出它们的电离势为5.88~6.01eV,电子亲和势为3.50~3.65eV。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载流子传输功能的发光材料。此外,我们分别选取了化合物P1、P5、P6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电致发光器件,研究了其电致发光性质,为绿光和黄光发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