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运动式”执法解决的新路径:构建独立执法机构
【6h】

“运动式”执法解决的新路径:构建独立执法机构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定性分析法

1.3.3 描述性研究法

1.4 研究现状

1.4.1 “运动式”执法研究的资料来源

1.4.2 “运动式”执法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

1.4.3 “运动式”执法研究的内容

1.4.4 “运动式”执法研究的态度分析

1.4.5 “运动式”执法研究的缺陷

第二章 “运动式”执法分析

2.1 “运动式”执法概念界定

2.2 “运动式”执法特征分析

2.2.1 典型案例:打击“黑车”专项整治行动

2.2.2 典型案例分析

2.2.3 “运动式”执法的特征

2.3 “运动式”执法缺陷分析

2.3.1 “运动式”执法有悖于法治的基本精神

2.3.2 “运动式”执法忽视了执法的公正性

2.3.3 “运动式”执法突破了行政权的边界

2.3.4 “运动式”执法增加了行政执法的成本

2.3.5 “运动式”执法助长了执法的随意性和违法者的投机心理

第三章 关于学术界解决“运动式”执法路径的分析

3.1 目前学术界解决“运动式”执法的三种路径

3.1.1 彻底摒弃“运动式”执法,构建常态化执法机制

3.1.2 由“运动式”执法向常态化执法变迁

3.1.3 “运动式”执法的规范、改革

3.2 三种解决路径各自的优势

3.2.1 彻底摒弃“运动式”执法,构建常态化执法路径的优势

3.2.2 由“运动式”执法向常态化执法变迁路径的优势

3.2.3 运动式”执法的规范、改革路径的优势

3.3 三种解决路径各自的缺陷

3.3.1彻底摒弃“运动式”执法,构建常态化执法路径的缺陷

3.3.2由“运动式”执法向常态化执法变迁路径的缺陷

3.3.3“运动式”执法的规范、改革路径的缺陷

第四章 最佳解决路径:构建独立执法机构

4.1 构建独立执法机构的可行性

4.1.1 理论基础

4.1.2 法律依据

4.2 构建独立执法机构的思路

4.2.1 总体思路

4.2.2 具体思路

4.3 独立执法机构的职权结构

4.3.1 独立执法机构的职能定位

4.3.2 独立执法机构的权力配置

4.3.3 独立执法机构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

4.4 独立执法机构的组织结构

4.4.1 执法机构名称

4.4.2 执法人员组成

4.4.3 机构的纵向设置

4.4.4 内部机构的设置

4.5 独立执法机构的运行机制

4.5.1 执法机构权力的协调配合

4.5.2 多元主体的监督与沟通互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日常生活中,“集中整治”、“专项治理”、“某某行动”等词汇频繁见诸报端,不可否认,“运动式”执法已经成为行政执法的常态存在着。在法学界很多学者在现实层面承认“运动式”执法的合理性,但在价值层面通过对“运动式”执法与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关系、“运动式”执法与程序公正、人权保障关系的研究,认为“运动式”执法有着不言自明的缺陷和弊端。在法治建设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运动式”执法的解决路径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本文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
  本文第二部分是对“运动式”执法的分析,为下文的研究做理论铺垫。在借鉴学术界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对“运动式”执法的概念做了界定。通过经典案例,对“运动式”执法的特征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运动式”执法的特征着手,剖析了其固有的缺陷。从对“运动式”执法的缺陷的具体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我国法治化建设的背景下,“运动式”执法是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本文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目前学术界解决“运动式”执法的路径。本文运用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总结学界解决“运动式”执法的三种路径:彻底摒弃“运动式”执法,构建常态化执法机制、由“运动式”执法向常态化执法变迁、“运动式”执法的规范、改革。在总结出学界解决路径的基础上,本文对这三种解决路径各自的优势和缺陷进行具体的剖析,得出在目前情况下这三种解决路径都不是最佳的解决路径的结论。
  本文第四部分提出观点:解决“运动式”执法的新路径——构建一个的独立执法机构。学界现有的解决路径在当前情况下都不是最佳的,因此本文浅陋的提出自己的解决路径。“运动式”执法存在的根源就是行政执法权的横向分散,因此本文从执法权的整合入手,将执法权集中到构建的执法机构,从根源上杜绝“运动式”执法。本文首先从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两方面论证了独立执法机构构建的可行性,紧接着具体阐述了本文构建该机构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思路。在明确构建思路的前提下,本文对该机构的职权设置、组织结构进行初步设想。最后设想了该机构的运行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