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纳络酮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6h】

纳络酮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药物

1.1.2 试剂

1.1.3 仪器

1.1.4 动物

1.2 实验设计与方法

1.2.1实验动物分组

1.2.2制备高氧肺损伤的模型

1.2.3 给药方法:

1.2.4 取材方法

1.2.5 标本制作

1.2.6 观察指标

1.2.7 统计学处理

第二章 结果

2.1 动物的一般情况

2.2 死亡率

2.3 肺组织病理改变

2.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第三章 讨论

3.1 高氧肺损伤的主要机制

3.2 纳络酮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3.3 纳络酮对高氧肺损伤的影响

3.4 纳络酮对高氧肺损伤中VEGF的影响

3.5 纳络酮对高氧肺损伤中TGF-β1的影响

3.6 纳络酮对高氧肺损伤中IL-8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综述]:高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纳络酮(Naloxone)对高浓度氧诱发新生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选用新生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高氧模型组和纳络酮治疗组(每组 n=40)。高氧模型组和纳洛酮治疗组大鼠置于90-95%的高浓度氧气中,空气对照组大鼠置于同一室内常压空气中,持续14天。制备高氧模型后第2天开始,治疗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纳络酮稀释液6mg/kg,其他两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第3、7及14天每组处死10只,取出肺组织做病理学检查,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肺组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白介素8(IL-8)的表达。
  结果:肺组织病理变化:对照组大鼠肺组织在各时间段均无明显病理变化,模型组第3天肺内小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及小支气管壁轻度水肿、肺泡间质内少量炎细胞浸润;7天时病变加重,肺泡相互融合、结构紊乱;14天时纤维组织增生,形成肺大疱,肺发育受阻。治疗组肺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14天时肺泡大小较均匀,少量纤维化组织增生。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对照组7天时肺泡上皮细胞内VEGF阳性表达增强,14天时高表达;高氧组第7天VEGF阳性表达下降,14天时几乎无阳性表达;治疗组VEGF第7天开始表达明显增强,与高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TGF-β1仅有少量阳性表达;高氧组随时间延长,阳性表达强度增强;治疗组TGF-β1表达强度在各时间段均低于高氧组(P<0.05,P<0.01)。对照组IL-8仅有少量阳性表达;高氧组在3天时IL-8阳性表达,7天后阳性表达增强,14天时达高峰;纳络酮组中的IL-8表达强度在第7天和14天时低于高氧模型组(P<0.05,P<0.01)。
  结论:纳络酮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