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朝鲜主体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比较研究
【6h】

朝鲜主体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动态及本论题的新意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朝鲜主体哲学的基本内容

2.1 关于世界的理解

2.1.1世界的本源是物质的

2.1.2世界是可知的

2.1.3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2.2 关于认识和实践的理解

2.2.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2.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2.2.3认识与实践是统一的

2.3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解

2.3.1 人类社会的本质

2.3.2 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2.3.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3.4 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

3.1 关于世界的理解

3.1.1 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

3.1.2 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3.1.3 物质的普遍联系和世界的永恒发展的规律性

3.2 关于认识和实践的全面理解

3.2.1 认识的本质及过程

3.2.2 实践的特性及过程

3.2.3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相互作用

3.2.4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3.3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面理解

3.3.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3.3.2 社会的本质

3.3.3 社会发展的动力

3.3.4 人与历史、社会的关系

第四章 朝鲜主体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

4.1朝鲜主体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质性

4.1.1 关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理解

4.1.2 认识以实践为基础

4.1.3 实践的特性及过程

4.1.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2朝鲜主体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异质性

4.2.1 关于两种哲学提出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

4.2.2 关于两种哲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4.2.3 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侧重点

4.2.4 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动力

4.2.5 主体的历史使命

4.2.6 关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4.2.7 关于社会历史观

第五章 朝鲜主体哲学对朝鲜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5.1 朝鲜主体哲学对朝鲜经济的影响

5.1.1 对内经济的影响

5.1.2 对外经济的影响

5.2 朝鲜主体哲学对朝鲜政治的影响

5.3 朝鲜主体哲学对朝鲜外交的影响

5.4朝鲜主体哲学对朝鲜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框架为依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对朝鲜主体哲学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分别就朝鲜主体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于世界、关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以及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论述和阐述来理解两者的基本内容,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关于朝鲜主体哲学思想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和研究朝鲜主体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质性和异质性,论述朝鲜主体哲学对当今朝鲜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最后,总结和论述中朝两国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和发展过程中的同异,以及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不同特点和形式。
  一个国家的指导思想是那个国家的发展理念、发展路线、发展方针和政策,是根据这个国家的客观现实所产生的时代精神、意识形态。朝鲜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他的指导思想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朝鲜的主体思想作为朝鲜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可以说是“朝鲜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朝鲜劳动党在朝鲜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得出的经验。它作为朝鲜社会主义的建设理念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发挥主导作用。虽然朝鲜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面临着重重困难,但不能说是它是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其思想渊源在于马克思主义,但是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理论和实际相脱节。在主体哲学的考察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内涵跟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很深的理论渊源性。一方面,朝鲜主体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可以说是朝鲜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另一方面,朝鲜主体哲学作为朝鲜的具体现实的时代产物,具有自身的发展和特点,跟马克思主义有着差异性。
  由于我国关于朝鲜主体哲学本身的研究甚少,而对朝鲜主体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更是为数不多。因此,利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能够使我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朝鲜主体哲学,理解和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朝两国的运用和发展,探索朝鲜主体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同质性和异质性,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和客观真理性。通过本研究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发展启示和合理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