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五味子乙素抗肝癌的实验研究及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6h】

五味子乙素抗肝癌的实验研究及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第一章 五味子乙素对HepG2细胞增殖、凋亡及内化阿霉素效应的影响

1.1 材料与仪器设备

1.2 试剂的配制

1.3 实验方法

1.4统计学处理

1.5 结果

1.6 讨论

第二章 五味子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2.1 仪器和试药

2.2 五味子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研究

2.3 处方优化

2.4 工艺优化

2.5 处方的验证

2.6 讨论

第三章 五味子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性质及初步稳定性研究

3.1 仪器和试药

3.2 冻干前SchB-SLN性质研究

3. 3 纳米粒中SchB含量测定方法

3.4 SchB-SLN冻干后性质研究

3.5 初步稳定性考察

3.6 讨论

第四章 五味子乙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释放度研究

4.1 仪器和试药

4.2 SchB-SLN体外释药研究

4.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综述: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Sch B)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凋亡及内化阿霉素效应的影响;并将其制成固体脂质纳米粒。
  方法:MTT还原法检测五味子乙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作用72小时增殖抑制率的影响。体外培养猪内皮细胞(pEC)和人白血病细胞(K562),建立流式细胞术分析阿霉素细胞内化特异荧光的检测方法。阿霉素单独或与不同浓度的五味子乙素共同处理4小时,流式细胞术分析Sch B对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增殖及内化阿霉素效应的影响。采用超声法制备SchB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以外观、粒径、包封率为指标,对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SchB-SLN混悬液和冻干品的稳定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SchB-SLN包封率、载药量及在30%甲醇、30%乙醇和30%丙二醇的pH6.8磷酸盐缓冲液(PBS)三种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药特性。
  结果:Sch B对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IC50值为51.50μmol·L-1。用阿霉素(20μmol·L-1)处理 K562细胞和 pEC细胞作用4小时,药物细胞内化已近该浓度的极限。阿霉素20μmol·L-1单独作用组荧光强度为58.30±3.93,而与25μmol·L-1Sch B合用组,增加到88.22±4.85;且随Sch B浓度增加细胞内荧光强度显著增加,但50μmol·L-1和100μmol·L-1Sch B组间无显著差异。当Sch B浓度为100μmol·L-1、150μmol·L-1和200μmol·L-1时,作用24小时,诱导HepG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56±1.14%、7.40±1.51%和10.27±1.26%。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固体脂质材料,卵磷脂和 F-68为混合乳化剂制得的SchB-SLN大小均匀,边缘光滑呈球形,平均粒径113.5nm,Zeta电位-23.1mV,包封率91.19%。在三种释放介质中,4h内均有一定程度的突释,并显示出一定的缓释效应,在含30%乙醇的PBS溶液中,72h累积释药量可达到86.8%。
  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促细胞内化作用的阿霉素检测方法未见文献报道,本法可快速、准确的反映阿霉素细胞内化的程度。低浓度的Sch B可明显的促进阿霉素细胞内化,为筛选阿霉素的增敏药物,建立合理的抗癌药物联合用药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高浓度的Sch B可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表明有一定的抗肝癌作用。SchB-SLN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成本低,粒径理想。体外释放实验表明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为五味子乙素提供一个具有靶向及缓释作用的新剂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