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渤海国灭亡前后契丹与高丽之间的关系
【6h】

试论渤海国灭亡前后契丹与高丽之间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渤海国灭亡前契丹与高丽的关系

2.1 渤海国灭亡前东北亚局势的变化

2.1.1 契丹的兴起

2.1.2 渤海国灭亡前渤海与契丹之间的关系

2.2 契丹与高丽的对外政策

2.2.1 高丽的北进政策

2.2.2 契丹的南下政策

第三章 渤海国的灭亡对契丹与高丽关系的影响

3.1 契丹对渤海的战争

3.2 渤海的遗民问题及影响

3.2.1 渤海遗民的流向

3.2.2 高丽对渤海遗民的态度

第四章 渤海国灭亡后契丹与高丽的关系

4.1 契丹对渤海故地的统治问题

4.1.1 契丹对东丹国的统治

4.1.2 渤海遗民对契丹的反抗

4.2 契丹对高丽的战争

4.3 渤海遗民复国运动与丹丽关系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公元十世纪初,中国正值唐朝末年,当时朝廷政治腐败、地方藩镇割据严重,北方的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趁势逐渐兴起,其中以契丹势力最为强大,并于公元916年建立了契丹国。在契丹建国后第二年,高丽太祖王建在朝鲜半岛上建立了高丽王朝。契丹的势力不断扩大后,于公元926年灭亡渤海国,这时地处于契丹与高丽之间的渤海国对两国关系的作用开始凸显。渤海国的灭亡使得高丽倍感紧张,因为高丽视渤海国为其同种且是其抵御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而渤海国的灭亡就使契丹势力直接威胁到了高丽,因此渤海国的灭亡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当时契丹和高丽的关系及东北亚的政局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渤海国灭亡为切入点,分析出渤海灭亡之前到灭亡之后契丹和高丽之间关系的变化和在这个过程中渤海国与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以及这种关系中三种力量的此消彼长对三者的影响。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对近年来中外学者对渤海灭亡前后契丹和高丽关系研究动态的综述,概述本文的研究内容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主要以渤海国与契丹和高丽最初建立关系为开端,以三者各自之间的联系为脉络,并对契丹和高丽不同的对外政策进行分析,探求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渤海国与契丹族的关系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渤海建国以前,而在随后的近二百年两者之间并没有发生太多的联系,直至十世纪初,两者的关系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同契丹的关系相比,渤海国与高丽间的联系更是少之又少,主要是因为高丽建国较晚且官方史书对两国之间的交流记载较少。由于契丹的南下政策和高丽的北进政策下对于高句丽故地的那部分领土的争夺,且渤海正处于其间,因此使得三者的关系互相交错而变得复杂。
  第三章,讨论了契丹灭亡渤海的过程以及渤海遗民的流向和高丽对渤海遗民的态度等问题,阐明渤海灭亡对于两国关系的影响。契丹建国之后,领土扩张的野心更大,渤海国的疆土不仅引起契丹的觊觎而且成为它南下中原的后顾之忧,所以契丹对渤海的战争一触即发。渤海国灭亡后,大量渤海遗民流向不同地方,其中一部分流向高丽,而高丽对于渤海遗民的态度,也引起契丹的关注,这对于两国之间的关系而言也是引起变化的条件之一。
  第四章,论述了对渤海灭亡之后契丹对渤海的统治和对高丽战争过程,也讨论了契丹与高丽朝贡关系的确立,分析出契丹与高丽之间关系变化的历史过程。契丹灭亡渤海之后,对于渤海故地的统治及渤海遗民的统治成为了契丹在渤海故地上面临的首要问题。同时契丹的领土扩张并未停止,对高丽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而战争给两国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通过上述的分析研究,对渤海灭亡前后契丹与高丽关系之间的变化及渤海在两者之间的作用进行总结,并得出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