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流受限结合长期抗阻训练对心血管的影响
【6h】

血流受限结合长期抗阻训练对心血管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特殊人群的应用

1.2.1 运动训练

1.2.2 中老年人群

1.2.3 临床康复病例

1.2.4 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1.3 血流受限运动对肌肉机能的影响

1.3.1 肌肉力量与肌肉体积

1.3.2 肌肉损伤

1.3.3 肌肉增长机理

1.4 血流受限运动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1.5 BFR训练方案的合理化制定

1.6 小结与展望

2 引言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实验分组

3.2.2 受试者训练负荷的确定

3.2.3 训练计划的设定

3.3 检测指标及方法

3.3.1 检测指标

3.3.2 检测方法

3.4 实验器材以及检测仪器

3.5 数据处理方法

4 结果

4.1 心脏血管的数据比较

4.1.1 8周训练前后安静状态下心脏血管数据比较

4.1.2 8周训练前后首次及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即刻心脏血管数据比较

4.2 外周血管的数据比较

4.2.1 8周训练前后安静状态下外周血管数据比较

4.2.2 8周训练前后首次及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即刻外周血管数据比较

4.3 血压的数据比较

4.3.1 8周训练前后血压数据比较

5 分氓与试论

5.1 抗阻训练对心脏血管、外周血管的改变

5.2 长期血流受限训对血压的改变

5.3 长期血流受限训练对心脏血管的改变

5.3.1 左房内径(LAD)

5.3.2 射血分数与缩短分数

5.4 长期血流受限训练对外周血管的改变

5.4.1 肱动脉内径

5.4.2 阻力指数

5.4.3 肱动脉收缩期血液峰值流速

6 结论

7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长期的抗阻训练观察健康人在血流受限下,在血液动力学方面的影响,确定长期血流受限训练是否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比较不同程度的血流受限的施加对心血管的影响。为今后需要通过低强度负荷锻炼肌肉力量的人群,提供了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将24名健康男性(20.63岁±0.88岁)随机分为:
  1)对照组(CON),无袖带压力;
  2)部分血流受限组(BFR-L);3)完全血流受限组(BFR-H)。每组分别实施上肢肱动脉血流受限结合上臂30%1RM负荷的屈肘抗组运动。抗阻训练时,BFR-H组佩戴袖带并施加以130%收缩压的袖带压力,BFR-L组施加65%收缩压的袖带压力,在训练间隔休息期间释放袖带压力。要求受试者完成肘关节全关节活动度的屈伸运动。训练要求每组完成20次屈伸,间隔休息1分钟,重复5组,每周训练5次,持续训练8周。分别在开始训练前,第一次性急性训练后、8周训练后的最后一次训练前、训练结束即刻,检测心脏血管和外周血管指标。心脏血管指标包括左心房内径(LAD),主动脉根部内径(AOD),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Ds)、每搏输出量(SV)、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d)及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缩短分数(FS)、左室射血分数(EF)、主动脉瓣环;外周血管指标包括肱动脉血管血流量、流速、内径,阻力指数(RI)等。比较8周后心血管机能的变化。
  研究结果:
  ①8周训练后,CON组、BFR-L组和BFR-H组在安静状态下相比8周前,CON组收缩压显著下降(p<0.05),CON组LAD指标显著下降(p<0.05),其余心脏血管指标无显著改变(p>0.05); CON组肱动脉内径显著增长(p<0.05),其它外周血管指标无发生显著改变(p>0.05)。
  ②8周训练后,CON组、BFR-L组和BFR-H组在运动即刻状态下相比8周前,CON组舒张压在训练后显著下降(p<0.05),BFR-H组FS指标在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BFR-H组EF指标在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CON组LAD指标在训练后显著下降(p<0.05),其它心脏血管指标无显著改变(p>0.05)。BFR-H组S指标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BFR-H组RI指标训练后显著增加(p<0.05),其它外周血管指标训练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
  研究结论:
  1.长期低强度抗阻训练,使安静状态下的收缩压下降,运动后即刻的舒张压下降,说明长期低强度抗阻训练对血压的下降有积极作用;血流受限下的长期低强度抗阻训练,对血压的改变没有影响。
  2.长期低强度抗阻训练,使左房内径下降,暗示其对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对心脏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于预防高血压有积极意义。
  3.长期完全血流受限下的低强度抗阻训练,使射血分数、缩短分数以及每搏输出量提高,暗示了其对心肌收缩、泵血功能的积极作用。
  4.长期低强度血流受限训练不会对心脏血管以及外周血管造成损害和不良影响,说明该项训练方法在长期实施上具有安全性和一定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