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分子量缩合单宁对延边黄牛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6h】

不同分子量缩合单宁对延边黄牛瘤胃发酵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前 言

1.1 畜牧业生产现状

1.2 单宁的概况

1.3 瘤胃微生物的种类及功能

1.4 瘤胃微生物的定量方法介绍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日粮中添加不同分子量缩合单宁对延边黄牛发酵指标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 论

2.4 小 结

第三章 不同分子量缩合单宁对延边黄牛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分子量缩合单宁对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

4.2 方法及步骤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试验以不同分子量的缩合单宁为原料添加到延边黄牛的日粮中探讨其对瘤胃发酵指标、机体免疫指标、营养消化指标的影响,并且运用Real time PCR分子生物学技术来分析其对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目的是从不同分子量缩合单宁的角度探讨其对瘤胃过瘤胃蛋白的保护作用的强弱,为新型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试验一:日粮中添加不同分子量缩合单宁对延边黄牛发酵指标的影响
  在日粮中添加不同分子量的缩合单宁以后,在体内发酵的0、1、3、6、9h等时间点,饲喂缩合单宁的试验组的pH值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说明添加缩合单宁可以提高瘤胃液中pH值;同时氨态氮浓度和菌体蛋白浓度总体来看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氨态氮浓度在1h时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而菌体蛋白浓度在1h和9h时与对照组之间都没有差异;产甲烷量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瘤胃中的总 VFA、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在饲喂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饲喂3h时达到最大值。其中日粮中添加缩合单宁后瘤胃内的总VFA、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都总体降低,并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差异逐步缩小。结果显示:实验组饲喂高分子量缩合单宁的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分子量单宁一组。
  试验二:不同分子量缩合单宁对延边黄牛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在本试验研究条件基础上,在各个试验期间的末期饲喂后采用直肠取粪法,来测定CP、CF、DM、OM、ADF和NDF的值来分析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情况。在每个实验末期对每一头牛空腹静脉采血,分离血清,进行血液的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饲喂缩合单宁后的CP与NDF的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OM、CF、DM和 ADF的表观消化率三组之间的差异都不显著(P>0.05);饲喂高分子量的缩合单宁组的粪氮和尿氮的含量都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高分子量的B组氮沉降(RN)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A组(P<0.01),氮净利用率(NPU)中A,B两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氮的生物学效价(BV)三个试验组差异都显著(P<0.05);饲喂缩合单宁后血液指标中的免疫球蛋白、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都显著升高(P<0.05),尿素氮(BUN)含量明显下降,其中饲喂高分子量缩合单宁的B组效果较为明显。
  试验三:不同分子量缩合单宁对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在本试验研究条件基础上,运用 Real-time PCR技术,对瘤胃总细菌(Total bacteria)、溶纤维丁酸弧菌(B. fibrisolvens)、产甲烷菌(Methanogens bacteria)的数量的变化进行监测,对上述几种菌群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分子量的缩合单宁,显著地降低了溶纤维丁酸弧菌的数量(P<0.05),添加单宁的两组的甲烷菌数量与对照A组相比显著降低了(P<0.05),总菌的数量在三组中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添加单宁的两组的总菌数量相对降低了很多。
  由此得出结论,在日粮中添加相对较大分子量(2600 Da)的缩合单宁以后能够改变瘤胃的发酵模式,降低溶纤维丁酸弧菌和产甲烷菌的数量,有效地保护了过瘤胃蛋白,减少甲烷的生成,从而提高饲料蛋白的利用率,减少能量的损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