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珲春市文化艺术馆发展史研究
【6h】

珲春市文化艺术馆发展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2.1研究内容

1.2.2研究方法

第二章 珲春市文化艺术馆概况

2.1 珲春市简介

2.2 珲春市文化艺术馆发展概况

第三章 珲春市文化馆艺术活动(1950年~2000年)

3.1珲春市文化馆概况

3.1.1 队伍建设

3.1.2 馆内设施

3.2 艺术活动

3.2.1下乡演出

3.2.2 参加演出

3.2.3 举办活动

3.3 获奖情况与社会影响

3.3.1 获奖情况

3.3.2 社会影响

3.4 其他活动

3.4.1举办培训班

3.4.2创办刊物

3.4.3挖掘民间艺术

3.4.4文化交流

第四章 珲春市文化艺术馆艺术活动(2000年~至今)

4.1珲春市文化艺术馆概况

4.1.1队伍建设

4.1.2 馆内设施

4.2 艺术活动

4.2.1 下乡演出

4.2.2 举办演出

4.3 获奖情况与社会影响

4.3.1 获奖情况

4.3.2 社会影响

4.4 其他活动

4.4.1 举办培训班

4.4.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

4.4.3 文化交流

第五章 珲春文化艺术馆现状与展望

5.1 文化艺术馆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5.1.1 发展的优势

5.1.2 存在的不足

5.2 展望

5.2.1场馆建设展望

5.2.2 艺术活动展望

5.2.3 其他艺术活动展望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珲春市文化艺术馆,到2014年为止,已经走过了64个春秋。这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党和政府对民族文化艺术的高度重视,使得珲春市文化艺术馆的社会活动表现更为活跃。从1950年建馆开始,珲春市文化艺术馆就认真服务于群众。尤其是在重大节日到来之际,组织大型演出,举办各种类型的文艺演出比赛,进行群众文化普及,并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弘扬地方文化。
  本文主要应用音乐社会学原理以珲春市文化馆与珲春市歌舞团合并为划分点,分析两个时期的珲春市文化艺术馆的馆内队伍建设与设施、群众文化活动、参加活动获奖情况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和对外交流、社会影响等进行对比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梳理总结出珲春市文化艺术馆目前的优点与不足,并对其提出发展展望。
  具体来看,本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分析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从宏观角度分析了课题的概况,为后文的论述提供铺垫;
  第二章为珲春市简介以及对珲春市文化艺术馆的沿革进行梳理介绍;
  第三章主要阐述了珲春市文化馆早期的艺术活动,包括了下乡演出、举办活动以及积极参加各类演出等,并选取重点作品进行讨论,对珲春市文化馆在当时取得的社会地位进行分析;
  第四章主要对珲春市文化馆同珲春市歌舞团合并后的人员队伍建设、设备管理、艺术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对外交流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在新时期珲春市文化艺术馆的发展,并对其社会影响总结分析。
  本文第五部分以当前视角分析现阶段文化艺术馆营运的优势与不足,并从场馆建设、艺术活动、其他活动三方面进行展望,讨论文化艺术馆未来的发展路线。

著录项

  • 作者

    侯迪;

  •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

  • 授予单位 延边大学;
  • 学科 音乐与舞蹈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金成俊;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J692.3;
  • 关键词

    文化艺术馆; 艺术活动; 民族文化; 对外交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