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
【6h】

经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研究对象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诊断标准和分型标准

2.2.1 诊断标准

2.2.2 分型标准

2.3 测量设备与手术器材

2.4 治疗方法

2.4.1 分组及研究方法

2.4.2 术前处理

2.4.3 手术方法

2.4.4 术后处理

2.4.5 数据采集处理

2.4.6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术前资料的比较

3.2 术中资料的比较

3.3 住院时间及费用的比较

3.4 术前与术后角度的比较

3.5 术前与术后高度和宽度的比较

3.6 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的比较

3.7 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3.8 术后优良率和VAS评分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跟骨外侧面的解剖

4.2 Sanders Ⅱ型、Ⅲ型跟骨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4.3 手术时机的选择

4.4 跗骨窦入路的优势及注意事项

4.5 患者治疗时间、费用

4.6 术后患者优良率及VAS评分

4.7 术后并发症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经跗骨窦微创入路治疗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室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102例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跗骨窦入路微创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53例(微创组),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术治疗49例(普通组)。按Sanders分型Ⅱ型75足,Ⅲ型27足,微创组SandersⅡ型40例,SandersⅢ型13例;普通组SandersⅡ型35例,SandersⅢ型14例。记录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术前和术后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跟骨的高度、宽度、B(o)hler角和Gissane角,术后并发症的种类和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三天内每天对患者行VAS评分测定。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对患者随访时通过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Maryland足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肢进行评分,记录术后12个月患者的优良率。
  结果:全部患者随访13~25个月,平均15.8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Sanders分型等术前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微创组术前和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总费用均少于普通组(均P<0.05)。两组术后的跟骨高度、宽度、B(o)hler角和Gissane角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一天微创组与普通组的VAS评分分别为(8.51±0.42)分和(8.67±0.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Maryland足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但术后3个月的评分,微创组均优于普通组(P<0.05)。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例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微创组和普通组优良率各为88.68%和73.47%,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经跗骨窦微创入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入路安全可靠,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早期足踝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和优良率、以及VAS评分上均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