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6h】

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治疗前A、B、C三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酸水平

3.3 A组患者治疗前、后胱抑素C、尿酸、PaO2、CRP水平变化

3.4 血清胱抑素C与尿酸、PaO2、CRP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血清胱抑素C与肺部疾病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入院治疗的10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及32例健康体检组,并进行分组,就临床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
  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失代偿期患者组、代偿期患者组在治疗前血清胱抑素C及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急性加重期失代偿期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尿酸水平较代偿期患者水平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组胱抑素C(1.27±0.42)与代偿期组胱抑素C(1.04±0.2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代偿期组尿酸(303.50±130.08)与代偿期组尿酸(241.33±122.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代偿期组动脉血氧分压(54.72±16.80)与代偿期组动脉血氧分压(75.63±16.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失代偿期组CRP(53.31±36.98)与代偿期组CRP(27.74±34.9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治疗前胱抑素C(1.27±0.42)与治疗后胱抑素C(1.06±0.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尿酸(303.50±130.08)与治疗后尿酸(227.16±110.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54.72±16.80)与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69.06±18.6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超敏C反应的蛋白(53.31±36.98)与治疗后超敏C反应的蛋白(25.30±34.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代偿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胱抑素C与尿酸呈正相关(r=0.386,P<0.01),回归方程为y=135.54x+105.6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代偿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胱抑素C与动脉血氧分压呈负相关(r=-0.789,P<0.01),回归方程为y=-39.342x+110.0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代偿期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胱抑素C与CRP呈正相关(r=0.842,P<0.01),回归方程为y=88.36x-69.758。
  结论: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尿酸水平升高。
  2.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肺功能改善时血清胱抑素C、尿酸水平明显降低,血氧分压升高,表明血清胱抑素C、尿酸水平变化可反应患者肺功能。
  3.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PaO2呈负相关,与尿酸、CRP呈正相关。
  4.血清胱抑素C及尿酸可作为评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与后的指标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