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髓腔内注射镇痛合剂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分析
【6h】

髓腔内注射镇痛合剂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2.1 临床资料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方法

2.2.1 分组

2.2.2 镇痛方法

2.2.3 术前处理

2.2.4 手术方法

2.2.5 术后处理

2.2.6 数据采集处理

2.2.7 设备与仪器

2.2.8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术前资料的比较

3.2 实验室检测结果

3.3 VAS疼痛评分的比较

3.4 髋关节Harris评分的比较

3.5 Barthel评分的比较

3.6 术后髋关节活动的比较

3.7 手术时间、住院总费用比较

3.8 一般情况及不良反应的比较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镇痛研究进展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髓腔内注射镇痛合剂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troplasty,THA)患者术后镇痛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12月间在本院骨外科接受THA治疗的10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53例),常规口服镇痛药物;实验组(B组,49例),在常规口服镇痛药物的基础上术中行髓腔内注射镇痛合剂。术后检测血常规,测定血小板(Platelets,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s,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C),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 Lymphocyte Ratio,PLR),比较两组的测定结果,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分析NLR与PLR对治疗效果的判定意义。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D-二聚体(D-Dimmer)、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一般情况。于术后不同时间段(12h、24h、48h、72h,1w、2w)及随访时(1个月、3个月)在静息和活动两种状态下进行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并记录。随访1个月、3个月做Barthel评分;记录术后髋关节活动情况;记录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总费用,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PLR的ROC曲线:曲线下面积:0.629(P<0.05),敏感(sensitivity)0.458,特异度(specificity):0.811,切点值:PLR=194.53。A组患者手术后与手术前的CRP差值、D-Dimmer差值、Pco2差值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患者术后的CRP值、D-Dimmer值、Pco2值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12h、24h、48h和72h VAS评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Harris评分均较A组高,两组患者术后72h、1w、2w Harris评分,术后随访1个月、3个月Barthel评分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开始主动活动时间均较A组短,各项主动活动时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术后24h内,两组患者髋关节主、被动状态下屈曲度分别达45°的例数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后与手术前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差值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患者术后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生各项不良反应的例数进行比较,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髓腔内注射镇痛合剂对THA患者术后镇痛治疗,安全可靠,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冠心病等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有效降低术后疼痛恐惧心理,利于术后康复锻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