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高句丽山城文化研究
【6h】

基于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高句丽山城文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文化生态学研究进展

1.2.2 高句丽研究进展

1.3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库的构建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高句丽山城分类指标的选取原则

2.3.1 山城地形环境

2.3.2 山城类型

2.3.3 山城材料

2.3.4 山城规模

2.3.5 山城建造年代

2.4 高句丽山城的数据库建立

2.5 文章小结

第三章 高句丽山城的空间分布规律

3.1 高句丽山城的地域分布情况

3.2 高句丽山城地形环境的分布

3.2.1 山城与高程

3.2.2 山城与坡度

3.2.3 山城与坡向

3.3 高句丽山城类型的分布

3.4 高句丽山城材料的分布

3.5 高句丽山城规模的分布

3.6 高句丽山城建造年代的分布

3.7 文章小结

第四章 高句丽山城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

4.1 自然环境的影响

4.1.1 山地条件的制约

4.1.2 地域气候的影响

4.2 文化传承与交流的影响

4.2.2 “石垣聚落”的影响

4.2.3 汉文化的影响

4.3 历史沿革的影响

4.4 经济发展的影响

4.5 文章小结

第五章 高句丽山城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1 高句丽山城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1.1 高句丽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

5.1.2 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5.1.3 促进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事业的发展

5.2 高句丽山城在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5.2.1 高句丽山城遗址保护存在的问题

5.2.2 高句丽山城遗址保护措施

5.3 文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高句丽山城遗址是消失的高句丽文明的重要载体,积淀了高句丽民族创造的大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集中表现了高句丽民族在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军事等多方面的成就,突出反映了高句丽民族的石筑文化和随山就谷的生活习俗,完美的诠释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是帮助人们认识和了解高句丽文化的重要依据。因此,从多角度对高句丽山城进行研究,有助于正确处理城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的关系,为指导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促进区域文化旅游的合作提供基础。同时,有利于高句丽文化的保护,对弘扬高句丽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着眼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并结合建筑学、社会学的理论,将研究区内的山城址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分析。以《中国文物地图集(吉林分册)》、《中国文物地图集(辽宁分册)》、朝鲜乡土大百科全书,吉林省和辽宁省的各地区文物志,国家、省两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及其它相关书籍和文献为数据源,提取高句丽山城址的相关信息,并利用谷歌地球和Arcgis软件对遗址点进行定位和属性信息录入,得出数据库。对高句丽山城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出高句丽山城在各种分类指标下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以及高句丽山城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
  1)高句丽山城址空间分布规律
  高句丽建国到3世纪末期,高句丽山城址主要分布在通化、本溪等地区,主要以中型以下的山顶型、包谷型的石筑山城为主;3世纪末到4世纪时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西南部、东部,主要以中型及以下的包谷型的石筑和土石筑山城为主,这时期山城址的突出特点在于朝鲜境内的包谷型山城址占比特别大;5世纪到6世纪中叶,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的西部、朝鲜半岛的西部,主要以包谷型石筑山城为主,大型、中型规模的山城址明显增加,这时期的突出特点在于韩国的山城址几乎都是小型的山顶型山城址;6世纪中叶到高句丽消亡时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吉林至沈阳一线),主要以中型以下的包谷型土筑山城为主。
  2)形成原因
  高句丽山城址的形成与分布主要受自然环境、文化传承、历史沿革及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然环境主要影响了高句丽山城址的选址布局、规模类型等;文化传承主要影响了高句丽山城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沿革主要影响了高句丽山城筑城法,间接的影响了山城的规模、类型等;经济发展主要影响了高句丽山城建设的经济基础。
  3)高句丽山城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高句丽山城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的分析,得出高句丽山城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二是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三是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