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遗传性尿崩症发病机理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6h】

遗传性尿崩症发病机理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部分前言

一、尿崩症的概念

二、尿崩症分类和病因

(一)中枢性尿崩症

(二)肾性尿崩症

(三)原发性烦渴

(四)妊娠期尿崩症

三、尿崩症的发病机制

(一)细胞及分子机制

(二)遗传机制

四、尿崩症的临床表现

五、尿崩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禁水试验

(二)禁水—加压素试验

(三)血浆精氨酸加压素测定

(四)其它检查

(五)中枢性尿崩症的病因诊断

六、尿崩症的治疗

(一)中枢性尿崩症治疗

(二)肾性尿崩症治疗

七、尿崩症的预后

八、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一)遗传性尿崩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的提取和鉴定

(二)AQP2基因全部编码序列的扩增

(三)AVPR2基因全部编码序列的扩增

(四)扩增产物与T载体重组质粒的构建

(五)重组质粒转化入受体菌

(六)重组质粒的筛选与鉴定

(七)重组质粒测序

(八)重组质粒测序结果的DNA序列分析

第三部分实验结果

一、遗传性尿崩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的获得

二、AQP2和AVPR2基因全部编码蛋白序列DNA片段的扩增和克隆

(一)首次扩增和克隆

(二)第二次扩增和克隆

三、重组质粒测序结果的DNA序列分析

第四部分讨论

一、尿崩症家系遗传型分析

二、遗传性尿崩症家系成员AQP2和AVPR2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三、尿崩症患者基因组中发现的AQP2突变与遗传性尿崩症发病 相关性分析

四、尿崩症患者基因组中发现的AVPR2突变与遗传性尿崩症发病相关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该文对国内3个家系遗传性NDI患者编码上述两种蛋白的基因序列进行了检测分析.我们从有关医院泌尿科搜集尿崩症的病案资料,并对确诊病人进行采血,从外周血白细胞中分离提取基因组DNA.针对AQP2和AVPR2基因设计特异引物,对其全部编码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将测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的标准序列进行比较,找出突变位点.我们在这3个家系中发现了3个有重要意义的突变——AVPR2基因上的932C>T(S167L)、1465A>G(L309L)和AQP2基因上一个终止密码子后的单核苷酸替换1731A>C.这些突变在其它国家的NDI患者基因组中都有过发现,也出现在本实验中的多个受试者的基因组中,表明其可能与遗传性肾性尿崩症的发病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然而在该研究中发现1465A>G(L309L)和1731A>C出现的情况与遗传规律不尽相符,无法对其与遗传性尿崩症发生的相关性作出合理的解释.AVPR2基因上的突变932C>T(S167L)、1465A>G(L309L)是在中国患者基因组中首次发现.我们的这部分工作基本确证了S167L与其中一个家系的患者发病直接相关.同时,我们首次在AQP2内含子中发现了433G>A突变,其与遗传性尿崩症发病的相关性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我们的这项工作为分析中国人群中遗传性NDI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也为遗传性NDI的全球流行病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