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期高校干部腐败原因及反腐败对策研究
【6h】

新时期高校干部腐败原因及反腐败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一、腐败的界定及特征

(一)腐败的界定

(二)腐败的特征

二、新时期高校廉政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吏治腐败,高校政权建设不容忽视

(二)经济腐败,迟滞高校前进步伐

(三)学术腐败,将高校未来带入“黑洞”

三、新时期高校干部腐败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高校制约机制失衡

(二)高校教育引导不利

(三)高校收入分配不公

(四)高校个人主义膨胀

四、加强新时期高校干部廉政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教育,尤其要从思想上构筑反腐倡廉防线

(二)深化改革,尤其要强化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三)完善制度,尤其要落实责任制

(四)加强学习,尤其要重视干部的选拔、管理和监督

(五)发扬民主,尤其要加强群众监督机制

(六)加强审计,尤其要加大查办案件力度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腐败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均有表现,在思想、作风、组织等各方面严重腐蚀着党的干部队伍,影响党的战斗力的发挥。多年来,高等学校被认为是“一方净土”,但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随着腐败现象的迅速蔓延,高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新时期高校干部现实生活中的买官卖官、失职渎职等吏治腐败;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经济腐败;吃喝玩乐、贪图享受等生活腐败现象的研究,深刻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干部腐败发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试图为新时期高校干部的廉政建设尽绵薄之力提供一些有力参考。论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腐败的界定及特征,对腐败的特征从五方面进行了论述:1、顽固性;2、传染性;3、再生性;4、可转移性;5、渗透性。 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新时期高校廉政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这一部分主要围绕高校腐败的自身特点来阐述的,即:吏治腐败,高校政权建设不容忽视;经济腐败,迟滞高校前进步伐。学术腐败将高校带入“黑洞”。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了高校腐败现象的主要来源及其巨大危害。 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新时期高校干部腐败产生的原因。这一部分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的论述:1、高校制约机制失衡;高校教育引导不力;3、收入分配不当;4、个人主义膨胀。 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加强新时期高校干部廉政建设的对策。包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尤其从思想上构建新时期高校干部反腐倡廉防线;深化改革,尤其要加强新时期高校权力运行机制、校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建立分解权力的制约制度、建立“收支两条线”的经济监督制度等;完善制度,尤其要落实责任制,这是实施新时期高校干部有效监督的重点环节;加强教育,尤其要重视对新时期高校干部的选拔、管理和监督;发扬民主,尤其要加强新时期高校干部的群众监督机制;加强审计,查防结合,尤其要加大查办案件力度。 总之,由于高等学校的腐败问题是一个严重又被忽视的一个问题,因此本课题研究无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的主旨是:通过对高校腐败问题的探讨,来引起人们特别是纪检监察部门的关注和重视,进而为高校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尽绵薄之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