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切罗基部落文化转变研究:1791—1838年
【6h】

切罗基部落文化转变研究:1791—1838年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现状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及文章可能存在的不足

一切罗基部落的起源及其文化

(一)切罗基部落的起源

(二)切罗基部落文化

二切白文明的碰撞

(一)切白文化的碰撞

(二)切罗基部落文化的转变

三切罗基部落文化转变的原因和影响

(一)文化转变的原因分析

(二)切罗基部落文化转变的影响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切罗基部落是生活在今日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印第安人保留地东北部的一个印第安人部落。原本生活在美国东南部,19世纪30年代末被迫西迁至此。该部落之所以引起众多学者的注意,主要原因是其在19世纪前30年中迅速学习和吸收白人文化,走上相对“繁荣”的发展道路。但“繁荣”并未持久,随着1838年部落被迫西迁,文化转变的从此中断。切罗基部落虽然积极主动地按白人要求进行了文化转变,但最终仍旧无法逃脱衰落的历史命运,人们不禁要问,是文化转变的结果,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本文试图通过对切罗基部落文化及其转变的史实梳理和原因影响分析,揭示该部落的衰落并非文化转变所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白人对土地与利益的无止境追求才是罪魁祸首。因此,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对切罗基部落文化、文化的转变、文化转变的原因和影响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介绍切罗基部落的起源,并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对与白人接触之前的部落文化进行考察,意在指出此时的切罗基人过着自给自足、自由自在的原始社会生活。 16世纪中期以后,白人开始与切罗基部落频繁的接触,但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文化的内容和类型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双方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处于后进阶段的切罗基部落被自人先进的物质和制度文化所深深吸引,部落文化转变悄然发生。1791年,切白双方签订了终止冲突的《霍尔斯顿条约》,从此切罗基部落文化在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开始了向白人文化的迅速转变。他们按照白人的方式生产劳动,实行白人的奴隶制,发明了本族的文字,出版了双语报纸,并且拥有了美国式的自治政府,制定了成文的宪法,有的人还皈依了基督教,部落也因此被誉为“五大文明部落”之一。1838年,切罗基部落被迫西迁,走上“眼泪之路”,文化转变的历史进程就此中断。本文第二部分即对以上内容进行详细探讨。 文化转变的本身无可厚非,结果却耐人寻味。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对切罗基部落文化转变的原因和影响加以分析,指出文化的转变既缘于其一贯开放的文化心态,特别是部落中混血人的推动,同时也是美国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结果。它给部落带来的不仅仅是白人式的“文明”,更多的却是内部的矛盾和分裂。切罗基部落“迎合”白人的做法并未阻止后者对土地和利益的无止境追求,这说明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大潮中,原始部落文化的衰落乃是历史的必然。

著录项

  • 作者

    顾野;

  •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学科 世界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梁茂信;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171.2;
  • 关键词

    美国; 切罗基部落; 文化转变; 1791—1838年;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