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学环境教育中突发事件风险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6h】

中学环境教育中突发事件风险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全民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方法

1.1.1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

1.1.2全民环境教育的主要方法

1.1.3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

1.2国内外环境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国外环境教育开展的情况

1.2.2我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历史演进

1.2.3环境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3突发事件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危害

1.3.1环境突发事件概述

1.3.2突发事件风险意识教育和培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1.4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1.4.1选题意义

1.4.2研究目标和内容

1.4.3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

第二章环境突发事件风险意识教育和培养的法理基础

2.1环境突发事件风险意识教育和培养的法律基础

2.1.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1.2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2.2可持续发展理论

2.2.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延伸

2.2.2环境突发事件风险意识教育和培养中的可持续发展

2.3灾难心理学

2.3.1灾难事件后的心理成因

2.3.2灾难心理特征和危害

2.3.3心理应激理论与自然灾害防范教育

第三章中学生环境意识及应对突发事件风险意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3.1西南地区中学生环境意识调查和分析

3.1.1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3.1.2调查内容

3.1.3调查结果及分析

3.1.4调查结论

3.2西南和东北地区中学生应对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意识的调查

3.2.1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3.2.2调查内容

3.2.3调查结果及分析

3.2.4调查结论

第四章环境突发事件风险意识教育和培养措施

4.1环境突发事件风险意识教育的框架

4.2环境突发事件风险意识教育的内容

4.2.1环境突发事件教育的内容框架

4.2.2中学生应对环境突发事件教育的内容重点

4.2.3应急教育的实施途径和保障机制

4.3环境突发事件风险意识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

4.3.1学校环境突发事件风险意识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

4.3.2中学生环境突发事件风险意识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

4.4环境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培养

4.4.1自救能力的培养

4.4.2互救能力的培养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技术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我国的环境教育开始萌生并迅速普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初显成效,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我国的环境教育内容主要停留在阐述一般环境破坏现象、影响及危害上,对于环境突发事件风险意识教育和培养涉及较少,特别是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教育和心理辅导更有待进一步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可以是发生的一个事件或是一系列事件,通常是事先没有预测到和突然发生的,它包括地震、火灾、台风、暴雨、海啸等自然灾害,也包括核泄漏、化学药品泄漏或溢出、建筑物或基础设施失事等人为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目前,环境突发事件在国内外频频发生,在短时间当中急剧改变周围环境,引发环境污染,破坏当地生物生存条件,乃至对人类构成巨大的威胁。这些事件引起的环境退化或退化威胁所要求采取的即时反应措施超过了受到影响的人们和地区独自处理的能力,往往对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乃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中学生环境意识以及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相关调查,发现中学生对环境问题和环境突发事件的了解和认识还存在一定问题,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加之作者深受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警醒和启示,提出对中学生进行环境突发事件的教育和培养应成为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并针对中学环境教育提出了增加环境突发事件教育内容和培养应对能力教育和训练的建议、评价指标和具体措施。 本文内容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论述环境突发事件的法理基础;第三章分析了环境意识调查问卷和环境突发事件意识调查问卷;第四章论述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教育和提出具体措施及评价指标;第五章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