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财务治理效率研究
【6h】

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财务治理效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第2章 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变迁及启示

第3章 审计委员会的本质与财务治理功能

第4章 审计委员会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第5章 我国审计委员会财务治理效率实证分析

第6章 完善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审计委员会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其建立的初衷是在董事会中寻求一支独立的财务治理力量,以强化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公司财务信息的质量。2002年1月,中国证监会与原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该准则第五十二条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审计委员会。这是我国首次将成立审计委员会的建议纳入准则中。同时,这也是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大举措及有益尝试。
   由于我国的审计委员会制度还处于引进与吸收的阶段,其能否在完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作用,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审计委员会制度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发现:财务舞弊案件推动了审计委员会职责的不断扩大;审计委员会制度由自愿性变迁转向强制性变迁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审计委员会制度是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个重要制度安排,从法学的视角来看,审计委员会制度是缓解公司法人人格滥用的一个温和措施。但不论审计委员会的本质如何,正如SOX法案所言,审计委员会要“对会计和财务报告过程以及财务报表的审计过程进行监管”,审计委员会日常的活动均是围绕着财务报告监管责任的目标而来,审计委员会履行监督、控制、沟通和报告职能的适当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财务信息质量。因此,审计委员会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财务治理功能,即审计委员会通过履行相应的职责来规范各方行为,完善公司治理,进而提高财务信息质量。财务信息质量的改善是审计委员会制度财务治理效率的最终体现。
   但是在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难以保证,比如,独立董事人数比例过低,审计委员会的聘用制度存在问题等;第二,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知情权与工作时间得不到保证;第三,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第四,审计委员会的章程不规范。
   造成我国现阶段审计委员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上市公司原有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先天不足;我国缺乏有关审计委员会的规章制度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从以下角度加以解决:第一,以规则为导向,健全有关审计委员会的;第二,确保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第三,构建和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第四,加强对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监督评价和后续教育;第五,加强审计委员会的信息披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