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整合视角下的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6h】

区域整合视角下的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研究基础

1.2.1 增长极理论

1.2.2 中心地理论

1.2.3 城市整合理论

1.2.4 新区域主义

1.2.5 城市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

2 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历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长春市概况

2.1.1 区位关系和行政区划

2.1.2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2.1.3 历史沿革及建设历程

2.1.4 社会经济概况

2.2 城市结构规划及演变历程

2.2.1 单中心发展

2.2.2 双中心发展

2.2.3 多中心发展

2.3 区域影响因素分析

2.3.1 区域背景的分析

2.3.2 区域自然条件的分析

2.3.3 产业发展的分析

2.3.4 区域发展机遇

3 区域整合范围的划定

3.1 区域范围划定

3.2 区域中心城市比选分析

3.3 分别以长吉两市为中心的辐射范围分析

3.3.1 长春市辐射范围

3.3.2 吉林市辐射范围

3.4 辐射范围叠合分析

3.4.1 对比分析

3.4.2 边界城市位置判定

3.4.3 边界城市所属区域分析

3.4.4 区域划定

3.4.5 区域空间层次界定

4 区域空间整合

4.1 影响因素叠加分析

4.1.1 以生态保护为导向的长春市建设条件分析

4.1.2 以判断空间的产业承载适宜性为目标的整合分析

4.2 区域发展分析

4.2.1 区域发展阶段

4.2.2 区域发展趋势

4.2.3 区域整合下的发展模式

4.3 长吉都市区空间整合

4.3.1 长吉都市区的构建途径

4.3.2 长吉都市区的空间整合

5 长春市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5.1 区域整合对长春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5.1.1 发展方向

5.1.2 战略空间识别

5.1.3 对长春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5.2 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模式研究

5.2.1 空间优化模式探讨

5.2.2 空间优化模式构建——以生态城市为基本模型的城市圈层

5.2.3 空间结构优化方案

5.2.4 多中心结构优化方案

5.3 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5.3.1 突破行政壁垒,协调区划,构建目标协同的区域发展空间

5.3.2 依托区域优势,提高城市的国际和区域职能

5.3.3 生态建设带动产业升级,构建富于竞争力的城市生态格局

5.3.4 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协调

5.3.5 建设区域协同的支撑系统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高速城镇化时期,城镇群成为发展的空间单元。在此背景下,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的由内而外的研究思路,建立区域观,以由外而内的视角研究城市结构问题。
  本文在长吉图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确定其经济腹地——长吉都市区的范围。考虑城市之间关联与影响的复杂性,运用城市整合的理论,以及GIS辅助分析工具,对区域内的各项要素综合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区域整合思路。构建支撑城市生态城市模型,提出对长春市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模式和思路。

著录项

  • 作者

    王昊昱;

  •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学科 城市规划与设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士君;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4.113;
  •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空间格局; 结构优化; 区域整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