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际人权公约与我国劳动权的宪法保护
【6h】

国际人权公约与我国劳动权的宪法保护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一、劳动权的界定及标准

(一)国际人权公约对劳动权的界定

(二)国际人权公约对劳动权保护的标准

(三)劳动权在我国宪法中的定位

二、与劳动权相关的国际人权公约在我国实施的现状

(一)国际人权公约的国内实施与我国宪法的关系

(二)我国在实施有关劳动权的国际人权公约中所取得的成绩

(三)我国实施有关劳动权的国际人权公约情况的结论性意见

(四)我国在实施有关劳动权的国际人权公约中存在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劳动权宪法保护制度的建议

(一)强化国家保障公民劳动权的宪法义务

(二)加强劳动权制度修改与重构

(三)增强劳动权多元保障机制的配合

(四)完善劳动权的宪法救济制度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作为公民基本权利中的最重要内容劳动权,以它的独特性越来越引起法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劳动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人权,国际人权公约中对于劳动权的保护制定出了一套统一的、各缔约国自愿遵守和执行的保护标准,并承诺在其国内法中予以承认和保护,那么作为一国根本法的宪法则必须对其进行规范和保障。本文从国际人权公约中对劳动权的界定和保护标准、国内学者对劳动权的界定入手,分析揭示劳动权的宪法权利性质,从劳动权的概念、权利与义务主体到它的内容与价值进行论证,分析劳动权与具体的劳动权利之间的区别,进而将其在宪法中的定位予以强化。
   我国是国际人权公约的缔约国,在公民基本人权保护方面应当履行国家应承担的条约义务,应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积极地与国际人权标准接轨。自2004年以来,我国对公民劳动权的法律保护做出了很大努力,“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理念的入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的颁布,各项促进劳动权发展和保护的具体立法的实施,都推动了公民劳动权的发展。但是受到传统法治观念、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现有法律体系设置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例如国家义务的弱化、特殊群体劳动权保护的不利、集体劳动权的相对缺失、以及劳动权实现的保障机制缺乏多元性、宪法权利的不可诉性等问题,我国劳动权的宪法保护就要从宏观上解决这些问题。文章最后提出几点完善我国劳动权宪法保护的建议和构想,希望能形成有益探讨,促进劳动权的不断发展,也促进我国的人权事业进一步发展,为我国2010年向公约委员会提出第二次定期报告,向人权保护的国际标准更进一步,切实实现有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理念作出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