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京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6h】

南京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障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思路

1.2.2 技术路线

1.3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的理论综述

2.1.1 人口流动理论

2.1.2 福利制度理论

2.1.3 公共物品理论

2.2 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流动人口的人口学特征统计分析

3.1 流动人口概念

3.2 南京市流动人口医保存在的问题

3.3 调研设计

3.4 重要变量的描述统计

3.5 对流动人口参保情况的列联分析

3.5.1 列联分析方法介绍

3.5.2 对流动人口参保情况的列联分析

3.6 对流动人口参保情况的对应分析

3.6.1 对应分析方法简介

3.6.2 对流动人口参保情况的对应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参保影响因素分析

4.1 变量选取

4.2 基于因子分析思想解决多重共线性问题

4.2.1 多重共线性

4.2.2 因子分析的思想

4.2.3 具体构造新因子过程

4.3 基于二元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研究

4.3.1 处理后的变量说明

4.3.2 Logistic模型介绍

4.3.3 实证分析

4.3.4 模型预测功能

4.4 基于多重离散选择模型的实证研究

4.4.1 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简介

4.4.2 实证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满意度分析

5.1 结构方程模型说明

5.1.1 模型简介及概念说明

5.1.2 结构方程一般模型

5.2 变量说明

5.3 实证分析

5.3.1 模型的评价

5.3.2 模型输出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相应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乡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人口流动大潮。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省会,有着较为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流动人口流入地。然而,在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他们在社会保障方面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流动人口仍然是“按钱看病”,而不是“按病看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尤其突出。
   本文通过对流动人口的医保状况进行调研,进而对流动人口参保的影响因素以及医保满意程度进行分析研究,以期给政府部门提供一些可靠的建议供参考决策,从而能建立一种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让流动人口普遍满意的医疗保障制度,并能吸引流动人口积极参加到务工地的医疗保障中。
   本文首先从描述统计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将流动人口的参保选种和相应的人口学特征变量,以列联表的形式描绘出来,通过x2检验,初步判断是否参保与哪些变量有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对应分析,通过对应分析图直观的反应出参保选种与各变量间的关联。
   其次,本文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使用离散选择模型从定量的角度上进行实证分析。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流动人口是否参保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分析流动人口具体参加哪种保险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结论:报销比率的提高会促进流动人口的参保;从事职业与具体参加哪种保险并无显著关系,但与是否参加保险有关;收入增加、受教育年数增加与具体参加哪种保险并无显著关系,但对是否参保有积极的作用;户籍对是否参保无显著关系,但持非农户口的更有可能参加城镇职工医保。
   最后,本文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对流动人口的医疗状况满意度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就医服务质量感知和医保服务质量感知影响了流动人口的满意度;当流动人口医疗满意度提高,未来参保意愿就会提高,这个关系十分显著;另外,政策认知能显著影响就医和医保服务质量感知。
   由此可以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全面提高流动人口素质,努力提高流动人口收入水平;努力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改进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完善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加大力度对医疗保障政策进行宣传,并对流动人口中不同职业的群体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提高就医服务质量与医保服务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