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生细菌和荧光假单胞杆菌的转基因菌株防治桉树青枯病研究
【6h】

内生细菌和荧光假单胞杆菌的转基因菌株防治桉树青枯病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绪论

2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各菌株对青枯菌的平板拮抗活性

3内生细菌和荧光假单胞杆菌的转基因菌株对桉树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4内生细菌内生性检测

5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在从不同植物材料中分离内生细菌的基础上,筛选出对桉树青枯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同时检测了12株WCS417r的转phl基因菌株对青枯菌的拮抗活性。利用有拮抗活性的内生菌株和WCS417r的转phl基因菌株L3d6、L2c9进行桉树青枯病防治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内生细菌CN015r与WCS417r和L3d6、CN015r与WCS417r和L3d二种组合的实验方案,将内生细菌与荧光假单胞杆菌转基因菌株结合起来共同控制桉树青枯病的发生。最后测定了内生细菌CN015r、CN017r在桉树组织内生存的能力。本研究获得以下结果: 1.从桉树、番茄、葡萄内分离到的13个菌株对青枯菌都有一定的拈抗活性,其中以CN015、CN017、CN078、CN081最为显著。CN080、CN084、CN085三个菌的抑菌活性受环境中铁含量的影响。在青枯菌菌体培养基上产生透明圈的菌株,在KB平板上对青枯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透明圈的大小与抑制作用的强弱无关。 2.在室内生防试验中,用109CFU·mL-1的内生细菌CN078、CN015r、CN017r浸泡桉苗根部10-12h,CN078、CN015r和CN017r分别比对照的发病率降低23.2%、30.0%和31.7%,差异显著(α=0.05)。 3.12个WCS417r的转phl基因菌株对青枯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大多强于WCS417r,其中以L3d6拮抗活性最强。在室内生防试验中,通过菌液浸根的方法,L3d6能显著抑制桉树青枯病(α=0.05),L2c9也比对照的发病率降低22.5%。但这2个转基因菌株的抗病效果不及WCS417r。 4.在内生菌与WCS417r转基因菌株联合控制桉树青枯病生防试验中,CN015r+WCS417r、CN015r+L3d6、CN017r+WCS417、CN017r+L3d6四个组合对桉树青枯病都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其中CN015r与L3d6结合,CN017r与WCS417r结合能够获得增强的防病效果。 5.在测定单一菌株对桉树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时,采用顶端接种和根部浸泡两种处理方法得到的结果相互一致,而在探讨多种菌联合防治桉树青枯病效果时,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却有出入。在室内测定单一菌株对桉树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时,可以考虑首选顶端接种的方法。 6.桉树内生细菌CN015r和番茄内生菌CN017r均能定殖于桉树组织。CN015r和CN017r能在桉树组织内向上和向下转运,CN015r主要分布于根部组织,CN017r在除开顶芽的其它部分均有分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