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道路分车带景观设计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6h】

城市道路分车带景观设计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道路分车带

1.3.2 中心岛绿地

1.3.3 导向岛绿地

1.4 研究对象

1.5 调查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调查研究主要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1.7 国内外道路分车带景观建设历史沿革

1.7.1 国外部分

1.7.2 国内部分

1.8 国内外研究现状

1.8.1 国外研究部分

1.8.2 国内研究部分

2 道路分车带景观相关理论研究

2.1 生态学理论

2.2 美学理论

2.3 色彩理论

2.3.1 色彩地理学理论

2.3.2 色彩四季理论

2.4 环境认知理论

3 城市道路分车带景观特性分析

3.1 道路分车带的类型

3.1.1 依据城市道路等级分类

3.1.2 依据城市道路断面形式分类

3.1.3 依据分车带使用对象分类

3.2 道路分车带景观营造的制约因素

3.2.1 噪音污染严重

3.2.2 植物生长基底条件差

3.2.3 市政设施繁多

3.2.4 人为破坏严重

3.3 道路分车带景观的特点

3.3.1 文化传承性

3.3.2 要素统一性

3.3.3 空间限定性

3.3.4 观赏动态性

3.4 道路分车带景观的功能

3.4.1 畅导交通

3.4.2 优化环境

3.4.3 美化空间

3.4.4 展现特色

4 城市道路分车带景观设计

4.1 道路分车带景观要素设计

4.1.1 道路分车带植物景观设计

4.1.2 道路分车带环境小品、设施及园建设计

4.2 道路各类型分车带景观设计

4.2.1 分隔机动车与机动车的分车带景观

4.2.2 分隔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分车带景观

4.2.3 分隔机动车与人流的分车带景观

4.2.4 分隔非机动车与人流的分车带景观

5 长沙市道路分车带景观及案例分析

5.1 长沙市概况

5.2 长沙市道路分车带景观设计

5.2.1 长沙市道路分车带植物景观

5.2.2 长沙市道路分车带小品、设施、园建景观

5.3 案列分析

5.3.1 三一大道

5.3.2 湘府中路

6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长沙市道路分车带植物推荐使用表(大乔木类)

附录 B长沙市道路分车带植物推荐使用表(小乔、高灌类)

附录 C长沙市道路分车带植物推荐使用表(矮灌、地被类)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我国城市道路大量建设的背景下,作为串联整个城市绿肺的道路分车带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渴望拥有良好出行环境的心理促使人们对分车带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站在整体城市角度,分车带景观作为城市形象的展示窗口,其代表着整个城市发展水平。怎样使人们拥有一个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给城市营造一个良好的形象展示平台,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在查阅相关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基础上,对分车带景观建设进行生态学、美学、色彩学、环境认知理论等相关理论方面的研究,从对分车带景观营造的制约因素、景观特点及其功能等角度对分车带景观进行特性分析,为分车带景观的具体设计埋下伏笔。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景观中各设计要素从植物景观、小品景观、设施景观以及园林建筑四个方向进行分类设计研究,得出其相应的设计要点。再从整体景观的角度出发,根据分车带不同的使用对象对其进行景观的分类设计探讨。
   提出了分车带景观的安全与生态化设计,为景观的可赏性设计提供前提;根据“555”原则提出了分车带景观标准段及景观单元的划分原则;从要素及其整体角度对景观进行设计研究,总结了植物景观的设计模式,各要素景观设计方法,以及各类型分车带整体景观的设计要点:如防眩设计、生态型设计、模块化设计、通透式设计、防护性设计、精细化设计、形象化设计等。
   对长沙市的分车带景观现状进行分析,通过选取长沙市具有代表性的道路分车带景观进行研究,验证其理论的正确性。通过对理论的研究,为以后分车带景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