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研究
【6h】

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框架与创新点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产业集聚理论研究概况

2.2 碳生产率研究概况

2.3 产业集聚与碳生产率关系的相关研究

第3章 我国产业集聚与碳生产率现状

3.1 我国产业集聚测度方法和现状分析

3.2 我国碳生产率现状

第4章 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4.1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4.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4.3 VAR模型估计

4.4 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分析

4.5 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影响的面板数据分析

5.1 国内分省产业集聚现状

5.2 国内分省碳生产率现状

5.3 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动态影响的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产业集聚不仅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创造竞争优势,也为欠发达地区注入了发展的动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水平获得空前的提高,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问题也逐步加剧,依靠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办法来解决全球气候变暖,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碳排放量的迅猛增加,现在已经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我国于2009年11月26日正式宣布降低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计划于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40%到50%。换算为相应的碳生产率提升,分别是提高67%和82%。基于此,本文将对我国大力发展的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影响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对当前国内外的产业集聚理论进行了总结和梳理,且介绍了产业集聚和碳生产率的测算方法,并对产业集聚与碳生产率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随后在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之上,分别对全国的产业集聚和碳生产率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
  然后将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分两步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一步,针对全国总数据,进行了时间序列分析,研究了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的总影响。得出的结论是,产业集聚是碳生产率的格兰杰原因,在全国层面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存在显著影响。第二步,细化到分省数据,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将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就业密度引入到模型之中,最终得出,产业集聚在分省数据层面,对碳生产率不存在显著影响。结合这两步分析,进一步讨论了为何在两个层面的结论有所不同。我们知道,全国作为一盘棋,中央政府进行总体推动,因此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会有显著影响;但是,各个省有各自的自身条件限制,以及中央政府根据各省情况制定的不同发展规划,有的省份产业集聚对碳生产率有显著影响,而有的省份就不存在显著影响。
  最后,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产业集聚最佳规模理论和我国碳排放现状,指出对产业集聚进行合理规划及将低碳理念融入产业集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我国产业集聚和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