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市大米零售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南京超市为例
【6h】

超市大米零售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南京超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 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我国大米零售市场现状

2.1 大米市场消费

2.2 大米零售渠道

2.3 大米等级质量标准制定

2.4 大米质量认证标签

2.5 大米包装及生产工艺

第三章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描述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市大米零售价格形成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1 自变量的选择与数据处理

4.2 模型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

后记

展开▼

摘要

我国在经济转型的农业产业升级的需求不断强烈的背景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粮食供给的相对富余,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呈现多元化趋势。农产品附加值在零售市场价格中体现,大米产品的个体特征逐渐成为决定其零售价格的主要因素。大米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食,通过研究大米零售价格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挖掘大米消费潜力、明确居民的消费偏好,同时可以对供给方的定价行为以及政府规范大米市场有重要的决策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从大米个体特征的角度对大米零售价格进行研究。通过对南京19家超市的实地调研获得了大米的各项个体特征以及价格数据,本文构建了一个特征价格模型,测算了等级标准、形状、包装、认证标签等大米的个体特征对其零售价格的解释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大米等级对零售价格有一定影响,但解释力不足;粳米、大米规格、盒装大米、透明包装以及销售地特征对大米零售价格作用显著;大米产地对零售价格影响甚微,除泰国产区大米呈显著正相关外,其他产区大米与大米零售价格均呈负相关关系;另外零售大米产品的品牌及标签认证情况十分混乱,回归结果得出知名品牌大米对大米价格有显著负相关作用,且绿色产品产品认证标志甚至对大米价格造成了负面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本文指出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应该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发挥技术优势、注重品牌建设,从而提高产品附加值;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大米零售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并对大米加工企业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扶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