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慢性吗啡处理后部分脑区地西泮结合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动态观察
【6h】

大鼠慢性吗啡处理后部分脑区地西泮结合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动态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和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一前 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吗啡依赖大鼠的CPP测评和戒断症状观察

2.2大鼠慢性吗啡处理后部分脑区地西泮结合抑制因子基因表达的动态观察

三结果

3.1各组大鼠在每个时间点CPP测定及戒断症状观察结果及比较

3.2各组大鼠部分脑区DB ImRNA的表达及比较

3.3部分脑区DBI mRNA表达的变化与CPP变化之间的相关性

四讨论

4.1吗啡模型的建立与戒断体征的评价

4.2慢性吗啡处理后DBI mRNA在部分脑区的表达

4.3 DBI在成瘾行为中的作用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地西泮结合抑制因子(diazepam binding inhibitor,DBI)在吗啡依赖中所起的作用.方法1.3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研究组20只和生理盐水对照组10只.2.研究组于末次注射后3h(依赖组)及72h(戒断3天组)、第6天(戒断6天组)、第10天(戒断10天组),对照组于末次注射后3h及72h分别各处死5只灌注、取脑、冰冻切片并选取含有海马CA1区(HIPCA1)、中脑腹侧被盖区(VTA)、伏隔核(Nac)、前额叶皮质(PFC)、杏仁核(AMG)、中脑导水管(PAG)等结构的脑片,利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DBImRNA在各脑区的表达,进行组间比较.结论1.慢性吗啡处理大鼠形成了条件性位置偏爱,终止吗啡处理产生了明显的戒断体征,表明成功建立吗啡依赖模型.2.DBImRNA在慢性吗啡处理大鼠部分脑区的表达上调,说明DBI参与了慢性吗啡依赖生物学过程.3.同一时点不同脑区DBI mRNA表达比较结果显示,在依赖和戒断状态下与精神依赖相关脑区(AMG、PFC、VTA、NAc)DBI mRNA表达均较较高,此外部分脑区DBIm RNA的表达和CPP有密切关系,推测DBI除了参与吗啡躯体依赖机制,还可能在精神依赖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