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HLA-DQ和MICA基因多态性分析
【6h】

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HLA-DQ和MICA基因多态性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HLA-DQ基因型在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MICA基因型在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HLA-DQ和MICA基因型在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中的相互作用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综述:MICA基因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HLA-DQ基因型在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HLA-DQ基因型在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各种亚型中的分布特点和种族差异。 设计: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113例经典T1DM、145例LADA患者和102例正常对照者HLA-DQ基因型。将急性起病1A型糖尿病根据起病年龄是否大于20岁分为青少年急性起病T1DM和成人急性起病T1DM,根据GAD-Ab滴度是否大于0.3将LADA患者分为高滴度的LADA1和低滴度的LADA2患者。分析HLA-DQ基因型在青少年急性起病T1DM、成人急性起病T1DM、LADA1、LADA2中的分布和特点。 结论:①中国湖南汉族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HLA-DQ基因背景明显异于高加索人群,而与日本人群较为相似;②HLA-DQ易感或保护性基因的频率在青少年急性起病T1DM-成人急性起病T1DM-LADA1-LADA2中呈现一个连续的谱。③LADA1的HLA-DQ基因背景与急性起病T1DM相似,而LADA2与正常对照相似。提示HLA-DQ介导的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损害在LADA1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在LADA2为次要作用。 第二部分MICA基因型在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MICA基因型在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各种亚型中的分布特点和种族差异。 设计: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 方法: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111例经典T1DM、145例LADA患者和101例正常对照者MICA基因型,分析MICA基因型在青少年急性起病T1DM、成人急性起病T1DM、LADA1、LADA2中的分布和特点。 结论:①中国湖南汉族人MICA基因的分布与高加索人群有明显差异,而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人相似;②MICA基因在青少年急性起病T1DM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成人急性起病T1DM、LADA1中作用较小,而在LADA2中可能无明显作用。 第三部分HLA-DQ与MICA基因型在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中的相互作用目的:探讨HLA-DQ与MICA基因型在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中的相互作用。 设计: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 方法: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111例T1DM、120例LADA患者和84例正常对照者HLA-DQ和MICA基因型。用Svejgaard-Ryder检验和Mantel-Haenzel检验分析这两种基因在青少年急性起病T1DM、成人急性起病T1DM、LADA1、LADA2中相互作用的特点。 结论:①MICA基因与HLA-DQ基因对自身免疫性1型糖尿病的易感作用是相互独立的,并呈协同作用;②HLA-DQ基因的易感作用较强,而MICA基因相对较弱;③HLA-DQ基因在青少年急性起病T1DM、成人急性起病T1DM、LADA1均有独立的易感作用,而MICA仅在青少年急性起病T1DM有独立的易感作用,在成人急性起病T1DM和LADA1可增强HLA-DQ基因的易感作用;④LADA2患者HLA-DQ和MICA基因背景类似于正常对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