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战斗着的诗人:论胡风批评实践及其文化命运
【6h】

战斗着的诗人:论胡风批评实践及其文化命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第一章胡风现实主义理论特色

第二章胡风文艺批评实践

第三章胡风文化命运解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主观战斗精神”是胡风文艺理论的精髓,胡风以其自身的批评活动实践着他所倡导的人生观与艺术观的统一,同时也展现了一个“战斗着的诗人”的形象。本文结合胡风现实主义理论特色与批评实践,对“战斗着的诗人”这一精神气质上的个性特征进行阐发,并由此对胡风文化命运进行解析与反思。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胡风现实主义理论特色 这一部分主要作为一个背景梳理,勾勒出胡风现实主义理论的特色——强烈的意识形态性、深厚的五四情结与鲜明的主体性——为胡风“战斗着的诗人”形象及其表现出来的矛盾与悖论作理论追溯。 第二部分:胡风文艺批评实践 这一部分勾勒出了胡风“战斗”、“独立”、“受难”的实践风范,通过与鲁迅、主流派、非主流派的比较展现了胡风实践个性,通过对于“七月派”的回顾突出了胡风的实践影响;而对鲁迅的追随、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的传承则是胡风一以贯之的实践品格。 第三部分:胡风文化命运解析 胡风与以“讲话”为中心的主流话语关于“为谁写”、“写什么”和“怎样写”的文学冲突实质上表现为知识分子学术本位传统与专制体制下意识形态权威话语的分歧。在五四、鲁迅、知识分子遭到来自意识形态话语的改造与收制时,胡风陷入现实与精神的重重困境;虽然他最终未能突出重围,但他的“战斗着的诗人”形象更为鲜明,体现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现代性、个人性与独立性等特质。 结语: 胡风悲剧是知识分子的悲剧,是一出精神悲剧。他自身存在的悖论与矛盾决定了胡风不可能像乃师鲁迅那样不做任何妥协与退让。“他死在了路上”。

著录项

  • 作者

    李欢英;

  •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大学;
  • 学科 文学·文艺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钟友循;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新诗;
  • 关键词

    胡风; 批评实践; 文化命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