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赤泥堆场环境影响评价模式与管理
【6h】

赤泥堆场环境影响评价模式与管理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前言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二章赤泥堆场的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章防渗层的设置及质量保障

第四章赤泥堆场的环境管理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氧化铝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目前约6,500kt/a氧化铝的规模。赤泥作为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到目前为止已累计堆存7565×104m3,但尚无可行的综合利用价值,建场堆存是唯一的处置方式。而排放到堆场的赤泥浆液经澄清后,附液大部分被回收利用,一少部分则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目前,国内部分氧化铝生产企业的赤泥堆场已不同程度地对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对其环境影响认识不足,且没有合理的赤泥堆场评价模式,致使项目建设前无法对赤泥堆场进行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并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 本课题结合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十几年赤泥堆场的环境管理实践经验,以赤泥堆场的主要环境污染因子——含碱渗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混溶试验法,计算出地下水接纳含碱渗液的“环境容量”为18m<'3>,确定堆场防渗层的“最大允许”渗透量为18m<'3>,并计算防渗层的渗透系数(取防渗层L为0.5mm时K值应为7.79×10<'-14>m/s),进而核定拟采取防渗措施的可行性,以此建立了赤泥堆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模式为:明确源强—选取评价对象—确定环境容量—建立评价模型—核定工程措施一管理措施。 该模式解决了赤泥堆场经验法、类比法等传统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从量化的角度,实现了赤泥堆场防渗措施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实用性强。能为生产阶段的堆场组织排放、防渗续建、区域地下水监测等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著录项

  • 作者

    田红献;

  •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大学;
  • 学科 冶金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秋生,李振峰;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冶金工业;
  • 关键词

    赤泥堆场; 环境评价; 防渗措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