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金砖国家增加值出口的统计研究
【6h】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金砖国家增加值出口的统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全球价值链

1.2.2 增加值贸易方法

1.2.3 全球价值链背下金砖国家增加值出口统计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增加值贸易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全球价值链

2.1.2 增加值贸易

2.2 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的必要性

2.2.1 适应“世界制造”新贸易模式的需要

2.2.2 弥补现行国际贸易统计体系的不足

第三章 金砖国家总出口的增加值分解

3.1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3.2 数据来源及说明

3.3 金砖国家总出口的增加值分解

第四章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金砖国家增加值出口的测算与分析

4.1 金砖国家的出口规模比较

4.1.1 总体情况

4.1.2 分行业情况

4.2 金砖国家增加值出口的国别分析

4.2.1 总体情况

4.2.2 分行业情况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2 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细化,商品生产过程被分割成多个环节,由多个国家共同完成,传统模式下的“某国制造”正逐渐被“世界制造”取代。在国际分工的背景下,一国出口的产品中既包含国内创造的价值还存在从其他国家进口的价值。传统贸易统计方法是将出口品的所有价值都计入出口国的国际收支账户中,因此传统方法夸大了一国的贸易出口额,尤其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加工贸易盛行的国家。为了真实地衡量一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特征及国际贸易状况,增加值贸易方法被提出。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全球价值链和增加值贸易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说明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的必要性。本文利用最新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模型(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 MRIO)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WIOD),将一国总出口分解成多个部分,利用分解结果衍生出不同的增加值贸易指标,利用这些指标来探查金砖国家参与全球链的深度和方式,还原金砖国家真实的对外贸易现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俄罗斯和巴西增加值出口比例较高,中国与印度较低,说明中国与印度出口贸易额在传统贸易方法下被高估的程度大于俄罗斯与巴西。中国和印度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不断提升,但是由于从事大量加工贸易,出口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国外增加值,因此获利较少,地位较低;俄罗斯与巴西能源丰富,出口中包含了大量以中间品形式出口用于进口国加工生产的增加值。
  (2)金砖国家的关境出口规模和增加值出口规模均取得了快速增长,其中中国的增长速度最快。各国总体相对降幅为正,即增加值出口都要小于关境出口,其中俄罗斯的出口相对降幅最小,其次是巴西,中国的相对降幅呈现倒“U”形变化,印度的相对降幅整体递增,俄罗斯和巴西相对稳定。
  (3)金砖国家初级产品和资源产品以及服务业被低估(除了俄罗斯的初级产品和资源产品),因为这些产业创造的国内增加值较多,且大多是以中间产品用于国内其他出口产品的生产。制造业出口中因为国外增加值以及国内其他部门投入品的存在而被高估。
  (4)巴西与俄罗斯拥有资源优势,主要通过出口初级产品和资源产品来拉动国内经济。中国与印度以知识型制造业获取相应的贸易利益。动态来看,中国与印度出口结构出现优化,制造业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向知识密集型产品为主转变,且服务业出口占比提升。
  (5)金砖国家增加值出口主要用于满足发达国家的最终需求,比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动态来看,各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国内增加值呈现下降趋势,而出口到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国内增加值有所上升,这也反映了增加值出口目的地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
  本文全面分析了金砖国家对外贸易真实情况以及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特征,可以为制定产业策略提供可靠依据,从而为有效提高金砖国家增加值水平、推动整体贸易战略、增强国际竞争提供支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